[实用新型]一种无人值守自动化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0303.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蔡震霄;马克.本杰明;许杰;陈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海(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值守 自动化 颗粒 吸附 过滤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自动化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产水单元、加药单元、清洗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清洗单元与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连接,清洗单元的冲洗水路与气路进行混合后进入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出水处连接污泥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值守自动化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装置,主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质分析传感器连接,能够在线监测设备工况和产水水质,对监测结果进行判断和筛选,确定运行周期、时长、加药量等参数,产水单元、加药单元、清洗单元三个单元互相直接有连接以及共用的管路阀门系统,通过阀门和水泵的切换实现加药、产水和清洗的自动化运行,不依赖人力操作,智能化水平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值守自动化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水处理装置仍旧采用粗放式控制模式,需要水厂工作人员在控制室操作完成。尽管实现了部分操作自动化,但是无法摆脱对人的依赖,仍旧需要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只有具备较强技术能力的人员才能胜任此工作,也因此需要开展专门的技能培训或者教育课程,增加了水厂的隐形成本。但目前很多处理场景,如工业、企业或者分散式污水处理场所,由于规模较小(500m3/天),无法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不能满足日常处理需求。
此外,由于对人的依赖,使得很多的操作是依靠口口相传的经验模式完成的。因此很多时候由于人的误差导致水处理效果较差,尤其是应急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效果会由于人的因素而差异较大,手动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自动化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值守自动化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装置,包括主控制器,还包括:
产水单元,所述产水单元从原水池出发依次设有产水泵、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水质分析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水质分析传感器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
加药单元,所述加药单元分成两路,分别经过加药计量泵和补水循环泵进入循环水路,循环水路再连接至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主控制器与加药计量泵和补水循环泵连接,通过控制补水循环泵的流量来控制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中的加药过程,控制水力流速和加药涂覆效果等;
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与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连接,清洗单元的清洗水路与气路进行混合后进入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出水处连接污泥处理单元,所述清洗单元的反洗水路与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连接进行反洗。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单元前压力传感器和单元后压力传感器,所述产水单元从原水池出发依次设有产水泵、单向阀、单元前压力传感器、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流量传感器、单元后压力传感器、控制阀、水质分析传感器和产水池,所述单元前压力传感器和单元后压力传感器与主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单元分成加药水路和补水水路两路,加药单元的加药水路从药剂原浆储存罐出发,经过搅拌器、泵前调节阀、加药计量泵、泵后调节阀、流量计、单向阀后进入循环水路;加药单元的补水水路由循环补水池出发,经过补水循环泵、泵后调节阀、流量计、单向阀后同样进入循环水路,循环水路从加药水路和循环水路的汇合点出发,依次经过补水水路和循环水路的汇合点、单元前调节阀、单向阀、微颗粒吸附过滤处理单元、单向阀和单元后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海(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迈海(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0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限位顶柱的连接器槽
- 下一篇:一种机场行李分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