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排列管式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0324.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蔡震霄;许杰;马克.本杰明;亚历山大·维特洛夫;陈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海(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04 | 分类号: | B01D6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排列管式膜系统,包括蜂巢六角形端子,蜂巢六角形端子一端纵向凸起,呈六边形结构,其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沟槽,蜂巢六角形端子另一端呈圆柱体结构,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二沟槽,与管式膜可拆卸式连接,蜂巢六角形端子凸起的一端和圆柱体结构采用不同的直径,蜂巢六角形端子设有若干个,且连续排列组合,一个管式膜可拆卸式安装于一个蜂巢六角形端子的圆柱体结构上,相邻的管式膜间互相不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排列管式膜系统,蜂巢六角形端子结构具备自适配和稳定性,多个蜂巢六角形端子可形成稳定的相互间结构,不会发生相互间位移,通过定位器进行轴向定位,避免管式膜发生轴向位移或扭曲,结构简单,密封性良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式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排列管式膜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管式膜系统通过在两端使用树脂进行灌封的方式来固定,这类膜管或管式膜的长度通常设计在30-250cm范围内。一个过滤器中通常有几十到几百这样的膜管,通常,膜管是被随意的、以一束的形式装进膜壳内然后进行封装。但是由于这类膜管的长度过长,在封装过程中会产生错位、弯曲或者扭曲等,特别是在膜管两端未处在镜像位置时,膜管弯曲会造成膜管之间的互相接触,影响过滤效果。另外,膜管之间发生扭曲时,会使膜管发生形变,长此以往,会降低膜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排列管式膜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排列管式膜系统,包括用于可拆卸式安装管式膜的蜂巢六角形端子,所述蜂巢六角形端子一端纵向凸起,呈中空的六边形结构,且其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沟槽,蜂巢六角形端子另一端呈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与管式膜可拆卸式连接,圆柱体结构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二沟槽,蜂巢六角形端子凸起的一端和圆柱体结构采用不同的直径,蜂巢六角形端子设有若干个,且连续排列组合,一个管式膜可拆卸式安装于一个蜂巢六角形端子的圆柱体结构上,相邻的管式膜间互相不接触,蜂巢六角形端子内部轴向定位,避免管式膜在轴向发生扭曲,只有当管式膜整体结构发生显著扭转(60°)时,才会发生轴向的位移,蜂巢六角形端子内部安装定位器。
进一步的,所述管式膜可拆卸式套接在蜂巢六角形端子一端的圆柱体结构外表面,管式膜与圆柱体结构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管式膜可拆卸式套接在蜂巢六角形端子一端的圆柱体结构外表面,管式膜与圆柱体结构之间通过热缩管紧缩实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器呈Y型,活动式卡在蜂巢六角形端子内部,定位器的中心与蜂巢六角形端子的中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海(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迈海(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0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相光催化氧化一体化环保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土壤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