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过纱瓷勾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0992.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绫亚针织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06 | 分类号: | B65H57/06;B65H5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知人匠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5 | 代理人: | 王声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泉州市集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纱瓷勾 | ||
一种改良的过纱瓷勾,其包括C型勾和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与C型勾相连接,所述的连接部至少具有与外部构件实现固定或定位的功能,所述的连接部朝向C型勾的内凹部方向延伸出一个抵挡部,该抵挡部与C型勾相互交错合围形成了一带过纱窄缝的过纱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送纱器的过纱部上的瓷勾。
背景技术
送纱器中具有用来调节纱线张力的过纱部,传统的过纱部通常为陶瓷材料构成,采用注塑包胶工艺一体成型,其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传统送纱器上的过纱部一般采用的是夹片式的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通过两个相对设计独立夹片来调节纱线的张力,但是这种设计无法适应所有的纱种,当旦尼尔数较少且股数较大时,压纱器组e容易把一股纱线中的细纱夹断,使纺织后的胚布表面出现细微的线头,造成胚布表面的不平整;现有技术中有如申请号为201910198152 .X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张力调整装置,其在过纱部的固定底座上固定瓷勾,将所述的瓷勾上下交错排列,然后将纱线穿过瓷勾,利用瓷勾排列摆动,来实现纱线张力的调整,所述的瓷勾如图2所示,其包括一用于勾住纱线的过纱瓷眼b以及用于与固定座相互固定的连接部c,所述的过纱瓷眼b呈C型开口a,所述的纱线穿过瓷勾的C型开口处a,但是这种设计由于C型开口处较大,使得纱线容易在送纱过程中过纱部的往复运动中从瓷勾的C型开口上脱离,造成丝线被损坏,容易断纱。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纱线在送纱过程中不易脱离的送纱器上的过纱瓷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改良的过纱瓷勾,其包括C型勾和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与C型勾相连接,所述的连接部至少具有与外部构件实现固定或定位的功能,所述的连接部朝向C型勾的内凹部方向延伸出一个抵挡部,该抵挡部与C型勾相互交错合围形成了一带过纱窄缝的过纱眼。
通过上述设计,由于纱线通过过纱窄缝进入过纱眼,所述的过纱眼呈现螺旋形前端的样子,所述的抵挡部用于防止纱线轻易脱离过纱眼,使得纱线不容易从过纱眼上脱离。
进一步,所述的C型勾的前端沿抵挡部的外侧端进行间隔环绕并形成圆弧状的过纱窄缝。
进一步,所述的抵挡部的内侧前端具有朝向过纱眼的回勾部。
上述设计,由于抵挡部前端具有回勾部,使得抵挡部和C型勾让纱线在送纱过程中更不容易脱离过纱眼。
进一步,所述的过纱窄缝及过纱眼可与纱线接触的位置设有圆弧导角。
上述设计,由于过纱窄缝及过纱眼与纱线的接触面均设有圆弧导角,这样使得纱线在与过纱瓷勾(过纱窄缝及过纱眼)相接触时,不容易将纱线中的细纱挂断,使纱线产生毛絮,影响织物的织造质量。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部朝向进纱一侧的接触面至抵挡部的轮廓为一内凹的圆弧面。
该内凹的圆弧面设计便于将纱线导入过纱窄缝缝内。
进一步,过纱瓷勾上的连接部包括了沿过纱眼的外侧端面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直杆段和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直杆段。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部用于与固定座相互固定,通过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座的容置腔内,所述的第二直杆段上具有与固定座内部相互配合的卡接部。
进一步,所述的过纱瓷勾上的连接部与过纱眼为一体式构造,其材质为陶瓷。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纱线在送纱过程中,不容易从过纱部上脱离,也不容易断纱。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送纱器的过纱部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送纱器的过纱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绫亚针织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绫亚针织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0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用浸种催芽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态化妆品半成品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