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供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1074.2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金;王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新世纪彩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0 | 分类号: | B41F31/00;B41F3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殷海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集中供墨装置。支座上设置的电加热板对墨桶进行预加热处理,以使得墨桶内的油墨的粘度与流动性保持合适的程度,使墨桶内油墨保持流畅,提高油墨的出墨顺畅性,也保证了印品的质量,同时压墨装置配合电加热板可将油墨尽数排出,大大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使用量,达到环保目的,提高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集中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使得书籍得以普及到普通群众当中,相比人工抄写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印刷制品已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印刷机印刷过程中,往往使用油墨缸向印刷机供墨。现有技术中,采用油墨泵为印刷机供墨,抽取油墨不完全,使得油墨缸内部总会残余油墨,而残余油墨容易干燥产生固体废弃物,同时造成油墨浪费,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墨桶进行预加热处理,油墨的出墨顺畅性好,大大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使用量的集中供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包括顶部开口设置的墨桶、用于放置墨桶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定位装置以及压墨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墨桶下部,所述压墨装置设置在所述墨桶上,所述压墨装置上设有抽墨装置;
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电加热板,且所述电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墨桶下方。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块以及一活动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两个固定块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墨桶的中心与所述圆周的圆心重合,所述活动块与驱动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活动块沿所述圆周径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墨桶外形相匹配的夹槽,所述夹槽上设置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本体两侧设置有柔性夹板,所述柔性夹板为塑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动力部件、导向单元以及导杆,所述动力部件与导杆铰接,所述导向单元设置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导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活动块连接,所述动力部件推动所述导杆以此带动活动块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导槽,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导槽为一弧形槽,所述导柱滑设在所述导槽内,导柱沿着导槽滑动使得导杆做上下运动,所述导槽内表面为光滑表面。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件包括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通过气缸座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动力气缸活塞杆杆端与所述导杆铰接,所述气缸座与所述支座铰接。
优选的,所述压墨装置包括支架、两压墨气缸、推杆和挤压板,所述支架设置在支座上,两压墨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墨气缸活塞杆与推杆连接,所述挤压板固定连接在推杆的自由端上并呈圆形,所述挤压板的直径等于所述墨桶的内径,所述挤压板边缘套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抽墨装置包括抽油泵以及抽墨端,所述抽油泵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抽油泵的抽墨端贯穿挤压板伸入墨桶内,所述抽油泵与所述抽墨端通过伸缩管连接,所述抽油泵的出墨端与供墨管连接,所述供墨管自由端设有定量放墨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板呈圆形结构,且所述电加热板直径小于所述墨桶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支座上设置的电加热板对墨桶进行预加热处理,以使得墨桶内的油墨的粘度与流动性保持合适的程度,使墨桶内油墨保持流畅,提高油墨的出墨顺畅性,也保证了印品的质量,同时压墨装置配合电加热板可将油墨尽数排出,大大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使用量,达到环保目的,提高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新世纪彩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新世纪彩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1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放墨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能够快速进行拆装的隐形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