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器尘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1186.8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1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同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仲晖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器 | ||
一种除尘器尘桶,包括第一过滤筒、箱体、转动轴、毛刷;所述第一过滤筒为圆筒;所述第一过滤筒设置于箱体上;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灰尘收集室;所述第一过滤筒内的空腔与灰尘收集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过滤筒重合;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用于清理第一过滤筒的毛刷;所述毛刷沿转动轴的轴向螺旋环绕设置于转动轴的外壁上;所述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毛刷自上而下的环绕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毛刷对第一过滤筒进行连续清理,并将灰尘清理至灰尘收集室内,从而避免了人们经常对尘桶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器尘桶。
背景技术
除尘器在除尘的过程中,是先将灰尘清除到尘桶中,当尘桶中收集满灰尘之后,再将尘桶从除尘器上的法兰上卸载下来,最后将尘桶里收集的灰尘倾倒出去。
目前,尘桶内收集的灰尘附着于尘桶内的滤网上,清理过程中需要人力将尘桶去除,并手动对尘桶清理,清理过程需要浪费人们大量的时间。同时,附着满灰尘会降低滤网的透气性差,使尘桶所能收集的灰尘有限,导致人们需要经常对尘桶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器尘桶;利用螺旋毛刷对第一过滤筒进行连续清理,并将灰尘清理至灰尘收集室内,从而避免了人们经常对尘桶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器尘桶,包括第一过滤筒、箱体、转动轴、毛刷;所述第一过滤筒为圆筒;所述第一过滤筒设置于箱体上;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灰尘收集室;所述第一过滤筒内的空腔与灰尘收集室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筒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过滤筒重合;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用于清理第一过滤筒的毛刷;所述毛刷沿转动轴的轴向螺旋环绕设置于转动轴的外壁上;所述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毛刷自上而下的环绕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筒的轴线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筒设置于箱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灰尘收集室内设置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倾斜设置;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设置于所述收集板较低的一侧,并且所述收集板延伸至出口处。
优选的,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塞块;所述塞块螺纹连接于箱体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筒外侧设置有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二过滤筒与第一过滤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过滤筒连接于箱体上;所述第一过滤筒远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通孔,并且通孔的轴线与第一过滤筒的轴线重合;所述顶板上通孔的孔径与第一过滤筒的内径一致;所述顶板覆盖于第二过滤筒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筒与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顶板靠近第二过滤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壁;所述连接壁环绕设置于第二过滤筒外侧;所述顶板与第二过滤筒为可拆式连接,所述顶板与第一过滤筒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箱体上;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连接于皮带的一侧;所述皮带的另一侧连接于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设置于箱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毛刷对第一过滤筒进行连续清理,以防止附着的灰尘影响第一过滤筒的通气性;所述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毛刷自上而下的环绕方向一致,以便于螺旋毛刷将灰尘清理至灰尘收集室内,从而避免了人们经常对尘桶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同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同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1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滤板的压滤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蜂窝板材的定位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