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胞划痕实验划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4578.X | 申请日: | 201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9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薇;王海生;武瑞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丁鹏鹏 |
地址: | 01011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划痕 实验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划痕实验划痕器,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置放有垫块,垫块的顶部设有一排培养皿置放槽,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两支撑板的顶部之间均滑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前侧壁上固定有把手,顶板的顶部安装有一排导套,各导套内均滑动连接有导轴,各导轴的下端均贯穿顶板并固定有一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与培养皿置放槽一一对应的针套,各针套的底部均插接有划痕针,各导轴上均套有弹簧,各弹簧均位于顶板与连接板之间,各导轴的顶部均固定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实验重复性较好、实验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划痕实验划痕器,属于实验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细胞划痕实验是体外研究细胞迁移的一个常用的实验,其原理是:人为的在铺板的单层细胞中制造一个空白的无细胞的地带,然后对这个无细胞地带边缘细胞进行观察,这些边缘的细胞会开始进行迁移活动,并且最终覆盖整个无细胞的区域,重新互相融合在一起。
传统实验方法为:细胞在培养皿内贴壁后,使用移液枪的枪头在贴壁细胞的中间划过,人为造成一道伤口(划痕),之后定时测量划痕的宽度,进而得到伤口愈合的细胞迁移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以获取多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由于是人工徒手划痕,一方面容易出现细胞划痕弯曲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不能保证每次用力的大小一致,从而不能保证每次划痕的粗细程度一致,造成实验重复性不佳,影响实验结果;另外,一次实验仅得到一组数据,实验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验重复性较好、实验效率较高的细胞划痕实验划痕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细胞划痕实验划痕器,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置放有垫块,垫块的顶部设有一排培养皿置放槽,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两支撑板的顶部之间均滑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前侧壁上固定有把手,顶板的顶部安装有一排导套,各导套内均滑动连接有导轴,各导轴的下端均贯穿顶板并固定有一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与培养皿置放槽一一对应的针套,各针套的底部均插接有划痕针,各导轴上均套有弹簧,各弹簧均位于顶板与连接板之间,各导轴的顶部均固定有限位块。
两支撑板与顶板之间均是通过直线导轨与滑块的配合进行滑动连接,动作稳定性较好。
两支撑板上均固定有与两直线导轨相对应的挡块,起限位作用。
上述的限位块的外径大于导套的外径,便于连接板的上提。
上述的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垫块相匹配的凹槽,垫块置放在凹槽内,在制造划痕时可防止垫块滑动。
各划痕针上均套有防护壳,起保护作用。
上述的培养皿置放槽的个数为3~5个,一次实现可产生3~5组实验数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细胞划痕实验划痕器,通过弹簧对划痕针施加下压力,施力大小一致,从而保证每次划痕的粗细程度一致,并且,顶板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划痕针直线运动,不会产生细胞划痕弯曲现象,实验重复性较好;一次实验可产生多组实验数据,从而可减少实验次数,提高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垫块;3、支撑板;4、防护壳;5、划痕针;6、直线导轨;7、滑块;8、针套;9、弹簧;10、导套;11、导轴;12、限位块;13、把手;14、连接板;15、顶板;16、挡块;17、培养皿置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医科大学,未经内蒙古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4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线束绕包的胶带送料组件
- 下一篇:一种抱杆式安装的充电桩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