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字形的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5755.6 | 申请日: | 201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万龙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18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字形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字形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T字形的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一个直流通道,以及一个横流通道,所述直流通道底部的靠近前、后端处均设置有导出槽口,在所述横流通道的左侧位置处插入有一污水进管,在所述横流通道的内左侧位置处安装有一过滤装置,在所述横流通道和所述直流通道的相接位置处安装有一V字形的挡流板,在所述挡流板的两个侧面处均焊接有金属格栅,每个所述金属格栅分别对应一侧的直流通道,所述槽体具有卡入所述挡流板的卡槽;本产品可以实现水的初级过滤,减少沉淀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字形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
平流式
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若加设刮泥机或对比重较大沉渣采用机械排除,可提高沉淀池工作效率。
竖流式
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堰前也可设浮渣槽和挡板,保证出水水质。这种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
辐流式
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平流式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污水沉淀池,这类沉淀池在进水时,需要采用一根总的进水管,再分流至沉淀池内的分水槽,再由分水槽以缓慢溢流的方式将污水送入沉淀池内。由于污水中含有的大颗粒的杂质较多,因此会导致分水槽很快的产生淤泥,需要频繁的清洁,耽误污水沉淀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水的初级过滤,减少沉淀物的T字形的污水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可以实现水的初级过滤,减少沉淀物的字形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T字形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T字形的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一个直流通道,以及一个横流通道,所述直流通道底部的靠近前、后端处均设置有导出槽口,在所述横流通道的左侧位置处插入有一污水进管,在所述横流通道的内左侧位置处安装有一过滤装置,在所述横流通道和所述直流通道的相接位置处安装有一V字形的挡流板,在所述挡流板的两个侧面处均焊接有金属格栅,每个所述金属格栅分别对应一侧的直流通道,所述槽体具有卡入所述挡流板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处设置有插入所述污水进管用的孔,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一壳盖,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一隔板,在所述隔板的板面上均布有竖向贯穿的漏水孔,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孔的下方,在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棉,在所述外壳的侧面、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向右侧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壁处设置有两个滑块,在所述横流通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配合所述滑块的滑槽,所述滑槽在所述横流通道的顶部形成进入所述滑块的口子;在所述槽体的顶部旋入有固定所述滑块的螺丝,上述结构,易于进行维保,取下时,只需要拧松螺丝,然后向右侧移动外壳,滑块沿着滑槽向右侧移动,然后滑块可通过口子直接向上取出,取出后即可进行清洁维保。操作简单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万龙,未经刘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5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