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5984.8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6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谈晨;凡朋;杜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2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黄志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多个极耳、设于电芯一端侧的极耳支架以及安装于极耳支架上的多个汇流排。各极耳均包括连接于电芯的第一连接段、连接于对应的汇流排的第二连接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缓冲过渡段,缓冲过渡段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段和/或第二连接段,缓冲过渡段在极耳支架背离电芯的一侧形成弯折结构。极耳利用缓冲过渡段来进行延伸延展,由于极耳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一旦出现牵拉时,极耳出现连接松脱或整体断裂的现象。再者,缓冲过渡段是极耳受到牵拉时,在材质相同的基础上,宽度更宽的缓冲过渡段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因此,本申请的电池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子电池属于新能源环保电池,因其优良的特性得到广泛地应用。
锂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其电芯的极耳需穿出极耳支架后与汇流排搭接,并在后续工序中再焊接连接。如图1所示,极耳01在穿出极耳支架03后,经一次弯折直接与汇流排02搭接,这样,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以及相关强度测试过程中,极耳01易出现因牵拉而断裂的情况,最终导致电池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电池,旨在解决现有电池的极耳的连接方式易出现因牵拉而断裂的情况,进而导致电池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多个极耳、设于电芯端侧的极耳支架以及安装于极耳支架上的多个汇流排,各极耳均包括连接于电芯的第一连接段、连接于对应的汇流排的第二连接段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缓冲过渡段,缓冲过渡段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段和/或第二连接段;缓冲过渡段在极耳支架背离电芯的一侧形成弯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缓冲过渡段在极耳支架背离电芯的一侧形成弯折结构,这样,在收到外力牵拉时,呈弯折结构的缓冲过渡段被拉伸,延长了极耳在电芯与汇流排之间连接距离,避免牵拉时,极耳出现松脱或断裂。并且,在材质相同的基础上,宽度更宽的缓冲过渡段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因此,本申请的电池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汇流排安装在极耳支架背离电芯的端部,第二连接段连接于汇流排。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过渡段呈弧形状,或缓冲过渡段呈波浪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缓冲过渡段的弧形或波浪结构实现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过渡段与第一连接段的连接处通过圆弧过渡,和/或,缓冲过渡段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通过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弧过渡可避免缓冲过渡段与第一连接段的连接处以及缓冲过渡段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而导致撕裂。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第一增强件,极耳具有第一安装面以及与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第一增强件沿牵拉方向铺设于第一安装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增强件作为额外的增强项提高极耳的抗拉和抗弯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增强件包括第一增强片以及设于第一增强片上的第一粘贴片,第一粘贴片贴附于第一安装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第二增强件,第二增强件沿牵拉方向铺设于第二安装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理地,利用第二增强件作为额外的增强项提高极耳的抗拉和抗弯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增强件包括第二增强片以及设于第二增强片上的第二粘贴片,第二粘贴片贴附于第二安装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5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三轮车的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封扁鱼加工防腐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