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上下粘合的吸塑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6394.7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6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4 | 分类号: | B65D19/24;B65D21/032;B65D25/10;B65D85/8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叶碎银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上下 粘合 托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上下粘合的吸塑托盘,用于电子元器件包装,包括托盘本体,该托盘本体正面设有多个按照预置方式成型的凹槽,各个凹槽在托盘本体背面分别形成对应的凸部;一部分凹槽或各个凹槽的槽壁分别设有第一倒扣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部分凹槽或各个凹槽的槽壁分别设置第一倒扣结构,使吸塑托盘堆叠放置时,能够利用第一倒扣结构使在下面的吸塑托盘顶端顶住在上面的吸塑托盘底端,从而使上下两片吸塑托盘不能粘合,能够轻松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塑托盘,特别是涉及一种避免上下粘合的吸塑托盘。
背景技术
吸塑托盘也叫塑料吸塑片,是采用吸塑工艺将塑料硬片制成具有凹槽的托盘结构,该凹槽按照预置方式成型,可以用于包装电子元器件,例如继电器等。吸塑托盘一般采用堆叠的方式进行放置,为了避免上下相邻的吸塑托盘粘合在一起,现有技术的吸塑托盘在其四个角处设置倒扣结构。然而,这对于厚度较薄的吸塑托盘而言,仍然存在上下粘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避免上下粘合的吸塑托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免上下粘合的吸塑托盘,用于电子元器件包装,包括托盘本体,该托盘本体正面设有多个按照预置方式成型的凹槽,各个凹槽在托盘本体背面分别形成对应的凸部;一部分凹槽或各个凹槽的槽壁分别设有第一倒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部分凹槽或各个凹槽相对的两槽壁分别设有第一倒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倒扣结构所在的槽壁为凹槽的长度方向所在的槽壁。
进一步的,各个凹槽内分别设有用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限位的限位凸筋。
进一步的,各个凹槽内的限位凸筋的数量为若干,该若干限位凸筋沿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各个限位凸筋分别沿凹槽的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筋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一侧槽壁,另一端向凹槽的中部区域延伸,且与凹槽的另一侧槽壁具有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周边设有裙边,该裙边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第二倒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元器件为继电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部分凹槽或各个凹槽的槽壁分别设置第一倒扣结构,使吸塑托盘堆叠放置时,能够利用第一倒扣结构使在下面的吸塑托盘顶端顶住在上面的吸塑托盘底端,从而使上下两片吸塑托盘不能粘合,能够轻松分离。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凸筋,能够对放置于凹槽中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限位,避免电子元器件倾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避免上下粘合的吸塑托盘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体现正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体现背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两片吸塑托盘堆叠在一起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6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