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气泡发生器及纳米微气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6395.1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7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锡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锡润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华均 |
地址: | 52908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发生器 纳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气泡发生器,包括导流管、第一气泡发生筒和第二气泡发生筒,第一气泡发生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两端设置有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第一引流板中部设置有第一引流孔,第二引流板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引流孔;第二气泡发生筒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筒体靠近第一气泡发生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引流板,第二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引流板,第三引流板紧贴第二引流板,第三引流板中部设置有若干第三引流孔,第四引流板上设置有若干第四引流孔。本方案还公开了包括微气泡发生器的纳米微气泡机。本方案的微气泡发生器通过两个气泡发生筒产生大量体积微小的气泡,结构简单、成本低、产生气泡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发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气泡发生器,以及一种纳米微气泡机。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杀菌、去除水中有机物或者泥污等效果,通常会将气体溶入液体中,以利用特定气体抑制细菌生长或者繁殖,或利用微小气泡清除脏污。然而由于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有限,一般会采用加压的方式提高气体的溶解效果,使得气体得以大量溶入液体中,并在释压后气体排出液体外而形成无数微小气泡,产生乳化效果。微气泡具有非常优秀的生理作用,微气泡可以改善水的质量,能够让气体更容易被融入水中,况且在液体中产生气泡,可广泛应用于运动饮品、污水处理、高氧水、水耕法、水养殖业及水供暖电节能等地方。
在现有的纳米气泡发生技术领域中,超声空化法和电解法产生微气泡的效率低、能耗大,不利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化学反应法其成本高且容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在自然水体中直接使用,而使用大功率高转速电机实现高速剪切搅拌,其对设备的制造要求高,加工难度大,产生气泡效率低,成本高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气泡发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产生气泡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微气泡发生器的纳米微气泡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微气泡发生器,包括导流管;第一气泡发生筒,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进水端,所述第一气泡发生筒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筒体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中部设置有第一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板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二引流孔;第二气泡发生筒,设置在所述导流管的出水端,所述第二气泡发生筒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靠近所述第一气泡发生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引流板,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引流板,所述第三引流板紧贴所述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三引流板中部设置有若干第三引流孔,所述第四引流板上设置有若干第四引流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气泡发生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气水混合的流体经过本方案的微气泡发生器时,依次经过第一气泡发生筒和第二气泡发生筒,流体经过第一引流板的第一引流孔,在第一气泡发生筒内进行释压,使气水充分混合,产生气泡,然后流体再依次经过第二引流板和第三引流板上错位的引流孔,对气泡进行高速切割,得到体积更小的气泡,最后流体经过第二气泡发生筒的释压以及第四引流板上的第四引流孔,气泡体积变得更小,得到含有大量微气泡的流体。本方案的微气泡发生器通过两个气泡发生筒产生大量体积微小的气泡,结构简单、成本低、产生气泡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所述第二引流板中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对应所述第三引流板上的第三引流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所述第二引流板边缘设置有凸起的封闭环,所述封闭环和所述凸台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第二引流孔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所述第四引流孔均匀设置在所述第四引流板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微气泡发生器,所述导流管两端设置有法兰连接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锡润,未经林锡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6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上下粘合的吸塑托盘
- 下一篇:一种剪板机折叠式托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