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用型煤矿开采泥浆泵用滴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7449.6 | 申请日: | 201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6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钟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信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00 | 分类号: | F16N7/00;F16N21/00;F16N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用型 煤矿 开采 泥浆泵 油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用型煤矿开采泥浆泵用滴油机构,其结构包括底壳、顶壳、第一转动杆和移动机构等,通过设置了移动机构在润滑油储存箱底部,可通过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导液管向通孔正下方移动,并且通过转动第三转动杆带动第二齿轮来对第一齿轮进行带动使其转动,第一齿轮带动导液管可向左右两端进行移动,达到了对滴油线进行导液作用使添加润滑油更加均匀避免浪费资源,解决了当滴油机构在对泥浆泵进行滴油的时候,由于泥浆泵内部中的零件部位对润滑油缺失量不同并且滴油机构在对零件进行添加润滑油时,不能调节一端滴油线的滴油量,导致了不能对零件部位进行准确添加润滑油,并且部分零件添加过多润滑油,浪费资源提高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油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用型煤矿开采泥浆泵用滴油机构。
背景技术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煤矿开采需要通过泥浆泵来将开采中产生的泥浆输送出去,泥浆泵,是指在钻探过程中向钻孔里输送泥浆或水等冲洗液的机械,泥浆泵是钻探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常用的正循环钻探中﹐它是将地表冲洗介质──清水﹑泥浆或聚合物冲洗液在一定的压力下,经过高压软管﹑水龙头及钻杆柱中心孔直送钻头的底端,以达到冷却钻头、将切削下来的岩屑清除并输送到地表的目的,泥浆泵内部中的零件在工作时需要添加润滑油来对零件进行提高效率与维护。
当滴油机构在对泥浆泵进行滴油的时候,由于泥浆泵内部中的零件部位对润滑油缺失量不同并且滴油机构在对零件进行添加润滑油时,不能调节一端滴油线的滴油量,导致了不能对零件部位进行准确添加润滑油,并且部分零件添加过多润滑油,浪费资源提高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实用型煤矿开采泥浆泵用滴油机构,解决了当滴油机构在对泥浆泵进行滴油的时候,由于泥浆泵内部中的零件部位对润滑油缺失量不同并且滴油机构在对零件进行添加润滑油时,不能调节一端滴油线的滴油量,导致了不能对零件部位进行准确添加润滑油,并且部分零件添加过多润滑油,浪费资源提高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用型煤矿开采泥浆泵用滴油机构,包括底壳、移动机构和纤维团,所述底壳顶部与顶壳卡接,所述底壳右侧面上端被第一转动杆贯穿,所述底壳内上端固定安装有润滑油储存箱,并且润滑油储存箱底部被第一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一转动杆右端被通孔贯穿,所述底壳底部被滴油线贯穿,并且滴油线位于通孔正下方,所述滴油线上端固定安装有纤维团,所述移动机构固定安装于润滑油储存箱底部,所述移动机构由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转动板、转轴、导液管、连接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固位管、固位板和连接板组成,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底壳前部上端,所述第三转动杆贯穿底壳前部上端,所述转动板前端面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底部与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导液管底部右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导液管顶部左端相焊接,所述第一齿轮圆心处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右端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圆心处与固位管转动连接,所述固位板顶部与润滑油储存箱相焊接,并且第三转动杆贯穿固位板中端,所述连接板顶部与润滑油储存箱固定连接,并且第二转动杆与连接板底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前端面设有两连接孔洞,并且右端的连接孔洞设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动杆右端表面设有螺纹,并且其左端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前端面设有一转动槽,并且其顶部设有一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管与水平夹角为20度,并且其内表面设有一层防油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底部通过一长方形结构与导液管固定连接,并且长方形结构左右两端与导液管左右两端相持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信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惠安信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7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