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无密封自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9070.9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5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撖建萍;蒋元成;杨云;蒋长兴;徐雪敏;童春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9/02;F04D13/06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2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无密封自吸泵,泵体内部叶轮泵室下方设置低于入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腔,在泵室入水口内侧上方设置虹吸控制腔,入水口的入水管路内侧通过延伸段向上延伸进入到虹吸控制腔内,延伸段开口高于叶轮的叶片高度;启动前先通过注水口经虹吸控制腔对储水腔内预先注入水,以确保叶轮顺利启动,停机后虹吸控制腔内的介质首先通过延伸段流出,形成没有介质的空腔,打断虹吸通道,同时保证储水腔内保持有一定量的介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设备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无密封自吸泵。
背景技术
自吸泵一般通过电机带动叶轮旋转,输送介质从入口抽吸进入泵体内腔后,从出口输出,泵体内腔在介质流通时由介质填满,停机时由于虹吸作用介质仍然保持流动进入泵体内腔的趋势,需打断虹吸通道,传统方法中一般在泵体上设置一个开口,通过开口连接电磁阀,由电磁阀输送空气破坏虹吸通道,以便自吸泵下次使用时能够顺利启动,其结构复杂,易损坏,设备成本投入高,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的立式无密封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无密封自吸泵,包括有泵体,泵体内部泵室内设置有叶轮,泵体上方安装有电机,电机驱动轴伸入至泵体内部并连接至叶轮,泵室一侧设置有入水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泵室下部设置有低于入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腔,在泵室入水口内侧上方设置有虹吸控制腔,入水口的入水管路内侧通过延伸段向上延伸进入到虹吸控制腔内,延伸段开口高于叶轮的叶片高度;
所述虹吸控制腔顶部开有注水口,注水口上方设置有能够封闭注水口的封盖;
所述延伸段为弧形;
所述延伸段为1/4圆弧形,入水口法兰能够沿水平方向连接输送管道;
所述出水口外侧也连接有弧形外延伸段;
所述出水口外侧的外延伸段也为1/4圆弧形,出水口法兰能够沿竖直方向连接输送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无密封自吸泵,启动前先通过注水口经虹吸控制腔对储水腔内预先注入水,以确保叶轮顺利启动,停机后虹吸控制腔内的介质首先通过延伸段流出,形成没有介质的空腔,打断虹吸通道,同时保证储水腔内保持有一定量的介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设备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式无密封自吸泵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立式无密封自吸泵,主体结构为常规结构的自吸泵,即在泵体1 的内腔泵室内设置叶轮5,在泵体1的外部上方安装电机3,电机3的驱动轴伸入至泵体1内部并连接至叶轮5,驱动叶轮5旋转工作,在泵室的一侧设置入水口9,另一侧设置出水口2;
本实施例在常规结构的自吸泵主体结构基础上,在泵室下部设置低于入水口9和出水口2的储水腔10,在泵室位于入水口9内侧上方的位置设置虹吸控制腔7,入水口9的入水管路内侧通过延伸段8向上延伸进入到虹吸控制腔7内部,延伸段8的开口高度高于叶轮5的叶片高度,自吸泵启动前先对储水腔内预先注入水,以确保叶轮顺利启动,停机后虹吸控制腔内的介质首先通过延伸段流出,形成没有介质的空腔,打断虹吸通道,同时保证储水腔内保持有一定量的介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设备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在虹吸控制腔7的顶部开设一注水口6,注水口6的上方设置封盖,自吸泵第一次使用前先通过注水口6经虹吸控制腔对储水腔预先注入一定量的水,使得储水腔内水位保持在高于叶轮叶片的高度,便于叶轮旋转启动工作;第一次注水后通过封盖密封关闭注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9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桁架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机柜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