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离体牙外根管倒充填的固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9171.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1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5/50 | 分类号: | A61C5/5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丁圣雨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体牙外根管倒 充填 固位 结构 | ||
一种用于离体牙外根管倒充填的固位结构,包括管体、离体牙、软体粘接料;本实用新型于一个中空的亚克力管体中填入硅橡胶材料,随后将拔出后的离体牙倒置于硅橡胶中,同时使用生理盐水保护牙周组织,硅橡胶逐渐凝固后会将牙齿固定良好,随后方便离体牙牙髓科医生行根管倒充填,治疗完毕之后需要将牙取出时,可以从推动槽向上推硅橡胶,使用手术刀片剖开即可,使用十分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离体牙外根管倒充填的固位结构。
背景技术
根管治疗后很多患牙依然出现根尖周炎,很多原因是没有让根管系统与根尖周组织彻底封闭。为了在根管系统与根尖周组织之间建立一个严密的屏障来封闭所有暴露于根尖周组织的根管系统,可以使用根管倒充填技术从牙根尖逆向充填。
如今临床操作中,可以通过将牙齿从病变的颌骨中拔除后即刻行根管治疗,然后复位固定牙齿,此为意向再植治疗。然而牙齿拔除后离体牙行根管倒充填术时常常固位困难,而不稳定的固位会增加操作难度,同时,如果使用手持牙冠行倒充填治疗的话,很容易损伤牙周膜组织,从而不利于牙齿再植的成功。因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固位方法,用于牙拔除即刻倒充填过程中的离体牙固位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便于离体牙牙髓科医生行根管倒充填的固位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离体牙外根管倒充填的固位结构,包括管体、离体牙、软体粘接料;所述的管体呈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的软体粘接料压实填充于管体的内部中间;所述的软体粘接料的上端面和管体的上端四周内侧构成注入槽;所述的注入槽的纵向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的软体粘接料的下端面和管体的下端四周内侧构成推动槽;所述的推动槽的纵向截面呈倒U形结构;所述的离体牙倒置插入在软体粘接料的上端面上;所述的注入槽内的软体粘接料的上端面上注入保护液体;所述的软体粘接料上端面上的离体牙的下半部浸没在保护液体中。
进一步,所述的软体粘接料为硅橡胶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保护液体为生理盐水。
进一步,所述的软体粘接料的上端面呈上大下小的弧形端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位于管体内部中间的软体粘接料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管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留有1至2cm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的管体呈圆形的环柱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管体为亚克力管体。
进一步,所述的管体的直径为2至4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于一个中空的亚克力管体中填入硅橡胶材料,随后将拔出后的离体牙倒置于硅橡胶中,同时使用生理盐水保护牙周组织,硅橡胶逐渐凝固后会将牙齿固定良好,随后方便离体牙牙髓科医生行根管倒充填,治疗完毕之后需要将牙取出时,可以从推动槽向上推硅橡胶,使用手术刀片剖开即可,使用十分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市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9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清洗防污过滤池
- 下一篇:盲人出行项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