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监测扎针有效性的注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9501.1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彪;胡晓明;董娟;陈超;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9 | 分类号: | A61M5/19;A61M5/31;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扎针 有效性 注射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监测扎针有效性的注射系统,包括注射针、回吸组件、注射组件和注射物,注射针被设置在注射系统的远端,回吸组件包括回吸管和回吸动力装置,注射针的内腔与回吸管的内腔流体连通,注射组件包括注射管和注射控制装置,注射针的内腔与注射管的内腔流体连通,注射物被装载在注射管内,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回吸动力装置在回吸管内的运动阻力来判断注射针刺入的位置。本申请用于监测注射针扎入的位置,确保针尖位于目标组织内,使后续注射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监测扎针有效性的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进展性疾病,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患者的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供给全身,患者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等症状缓慢出现,并逐渐加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
CHF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左心室(LV)扩张和心室壁变薄,并伴有渐进的收缩功能障碍等。与Laplace法则一致,随着LV的心腔增大和心室壁变薄,会导致心室壁的压力增大,因而增加能量的需求导致心肌耗氧量(MVO2)增加,MVO2的增加会加重心肌细胞缺氧促进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导致有害分子、细胞介导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应答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LV心腔进一步扩大和心室壁变薄。
鉴于以上病理机制,心肌注射填充术方兴未艾,这是一种组织工程技术,现有方法是通过市售带注射针的注射器向LV游离壁内多点注射一种心肌填充材料(例如:组织工程级的生物多聚物)而增加心室壁厚度、减少LV心腔容积,从而减少LV的室壁压力、降低MVO2,逆转了CHF的进一步恶化,改善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一项名为AUGMENT HF的临床研究显示,给晚期心力衰竭(亦即:心衰,HF)患者的LV游离壁注射一种水凝胶Algisyl-LVR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临床结局。此手术是在患者肋间开数厘米或数十厘米的口子,在心肌变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心室肌纤维层,选取近20个点,用一支注射针长度固定(6mm)的常规注射器,同时采用倾斜扎针的方式,给跳动的心脏注射植入0.3ml的海藻酸基水凝胶,此手术要求术者在多达20个扎针靶点中每次扎针都必须做出正确的靶点选择和扎针操作,尤其是要注意:选点时要避开心脏壁上的所有血管,扎针更不能穿透心室壁,以免水凝胶进入血管和血液中造成灾难性栓塞,具体地,此手术使用现有技术的市售常规注射器存在如下问题和弊端:
1.扎针靶点选择艰难,存在误扎到心脏血管的高风险。从解剖学上讲,心脏壁内分布有许多冠状动脉血管和冠状静脉血管,这些血管尺寸细小,在心室壁内的位置常常深浅不一,另外,心脏上各种血管具有三维立体构型,其分布也极不规律,不同患者的心脏上血管分布也存在个性化差异,此外,心脏深埋于人体内,心脏周边环绕各种组织及重要器官,心脏暴露在术者视野内的区域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术者无法肉眼观察到所有血管,即便是借助于医学设备也很难全部识别出来,所以术者在选择扎针靶点时很难完全避开上述的各种血管,扎针靶点选择艰难。如果术者仅凭自身经验直接选择扎针靶点,将存在扎针时误扎到心脏血管的可能性,倘若误扎到给心脏供血的关键冠状动脉,当注射针的针尖刚好处于血管腔内时,经注射器注射的心肌填充材料势必进入到血管中,进而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引发人为性的心肌梗死,反倒致使心力衰竭症状更加严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9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