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水适用的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9722.9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龙;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大雍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4H9/18;F24H9/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王建男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辽宁)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热水 适用 换能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能器技术领域,一种电磁加热水适用的换能器,其中电磁线圈缠绕的安装在水管外部,支撑装置包括内管、若干组支撑柱和外支撑结构,其中内管为圆盘状,外支撑结构为圆环状,且内管和外支撑结构同心设置,每组支撑柱具有包括两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管的外环面以及外支撑结构的内环面,且支撑杆与内管和外支撑结构之间径向设置,每组支撑柱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连接体的安装区,连接体体为条状结构,连接体安装在安装区内,相邻两个连接体之间形成横截面为扇形的通水区域。本换能器具有电磁利用率高,热量利用率高,水管内不易产生水垢,水质更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能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水管输送管路上对水进行加热的换能器。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也称电磁感应加热,即电磁加热(外文:Electromagnetic heating缩写:EH)技术,电磁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电磁加热的应用中,通常采用连接体直接制成水管,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对水管进行作用,使得水管发热,从而对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此种技术磁场利用率较低,线圈自发热较大,水管内容易凝结水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水适用的换能器,其具有电磁利用率高,热量利用率高,水管内不易产生水垢,水质更佳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加热水适用的换能器,包括水管、电磁线圈、若干个支撑装置和若干个连接体,其中电磁线圈缠绕的安装在水管外部,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内管、若干组支撑柱和外支撑结构,其中内管为圆盘状,外支撑结构为圆环状,且内管和外支撑结构同心设置,每组所述支撑柱具有包括两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管的外环面以及外支撑结构的内环面,且支撑杆与内管和外支撑结构之间径向设置,每组支撑柱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连接体的安装区,所述连接体体为条状结构,连接体安装在安装区内,相邻两个连接体之间形成横截面为扇形的通水区域;所述内管和/或连接体为与电磁线圈配合使用的感应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的外径与所述水管的内径相匹配。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管中若干连接体的横截面为放射状排列。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体表面临近支撑柱轴向两侧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安装有限位钉,两个所述限位钉夹持在支撑柱的两侧,以使支撑结构与连接体相对位置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体为条片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管采用陶瓷管或玻璃刚的材料支撑的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固定连接或粘接在水管外壁。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体为高导磁铁素体SUS444材料制成。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A:水在电磁换能器中流动,可以充分得到磁化。
B:水在水管中流通时自然切个磁场线,可以减缓连接体上结水垢的速度。
C:因为连接体整体都在水中,所以连接体产生的热量都可以被水吸收。
D:由于电磁换能器外层是非导体结构,所以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可以充分被内部的连接体吸收,使磁场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E:由于磁场的利用率提高,线圈的自感效应明显的减弱,线圈的自发热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雍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大雍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9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洒落的煤矿传送装置
- 下一篇:料盘抓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