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机用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0194.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亮;魏重光;张峻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盛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1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杨筠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丸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丸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抛丸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抛丸机本体和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斜向皮带输送机、放料框和支架,所述斜向皮带输送机的上部设置所述放料框;所述放料框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放料框沿所述斜向皮带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依次阵列设置;所述斜向皮带输送机的侧边设置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固定长管、下料板、固定短管、调节管和调节螺栓,所述下料板的一端下部设置所述固定长管;所述下料板的另一端下部设置所述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短管的一端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抛丸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利于操作且上料效率高,提高抛丸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丸机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抛丸处理是工厂广泛采用的一种表面强化工艺,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不受工件、形状和位置限制,操作方便;现有技术中,在抛丸机进料时需要多人进行配合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批量加工生产的需求;
专利CN 201821848042.0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抛丸机本体,抛丸机本体的进料处设置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导轨、上料斗、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电机、收线轮和绳索,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转动设置在上料斗的两侧,收线轮与电机的转轴固接,绳索的一端相对第二滚轮远离导轨的一侧绕过第二滚轮的转轴并与上料斗侧壁固接;但是上述时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操作时间长,造成上料效率低,降低抛丸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丸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利于操作且上料效率高,提高抛丸机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抛丸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抛丸机本体和上料机构,所述抛丸机本体的侧边设置所述上料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斜向皮带输送机、放料框和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设置所述斜向皮带输送机,所述斜向皮带输送机的上部设置所述放料框;所述放料框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放料框沿所述斜向皮带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依次阵列设置;
所述斜向皮带输送机的侧边设置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固定长管、下料板、固定短管、调节管和调节螺栓,所述下料板的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斜向皮带输送机的下部,所述下料板的另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抛丸机本体的进料口上部;
所述下料板的一端下部设置所述固定长管;所述下料板的另一端下部设置所述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短管的一端内,所述调节螺栓的末端贯穿所述固定短管与所述调节管的外壁接触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放料框包括底板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四个,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底板的侧边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与所述底板斜交三十度夹角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的外部设置滑套,所述滑套内设置挡门。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的上部设置接筒,所述接筒为漏斗状构件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板的上部两相对侧边均设置挡料板。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螺栓设置有若干,且所述调节螺栓沿所述固定短管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支管、固定板和膨胀螺栓,所述支管的下部设置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部设置所述膨胀螺栓。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盛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盛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0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加工用毛边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TPS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