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内通孔精度负超差修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0471.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0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2 | 分类号: | B24B37/02;B24B37/11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内通孔 精度 负超差 修整 | ||
一种小型内通孔精度负超差修整器,包括研磨棒、研磨膏、螺杆手柄和紧固螺母,所述研磨棒的外外壁表面设有研磨槽,所述研磨膏位于所述研磨槽内,所述研磨棒的两端设有供螺杆手柄穿过的安装孔,所述螺杆手柄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在研磨棒上。本实用新型度修整量可控,可以按照5μm级别,层层修整;内孔偏心量可控,研磨偏心量可控制在10μm以内;内孔定位方便,操作简单,实施两端人力转动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内通孔精度修整器。
背景技术
内孔精度超差处理,通常采用机床重新定位和加工,但对于内孔精度在5μm~100μm的负超差,因二次装夹和偏心的存在,往往难以修复到上述合理范围内。实际使用过程中,如轴套、法兰等因安装操作、锈蚀、不平衡力使用问题,出现这种超差后的零部件,往往只能报废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内通孔精度负超差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小型内通孔精度负超差修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内通孔精度负超差修整器,包括研磨棒、研磨膏、螺杆手柄和紧固螺母,所述研磨棒的外外壁表面设有研磨槽,所述研磨膏位于所述研磨槽内,所述研磨棒的两端设有供螺杆手柄穿过的安装孔,所述螺杆手柄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在研磨棒上。
进一步,所述研磨棒采用无缝钢管加工而成,钢管的外尺寸与修整内孔的实际尺寸进行匹配,其配合方式采用中等间隙配合。
优选的,钢管中段3/4区域外壁表面优选设置1条螺旋线V型槽,螺旋线升角选取10°,螺距为钢管直径的1/4取整;螺旋线端部设退刀槽。
优选的,钢管两端分别设置1对圆通孔,两端的两个通孔的轴线相互正交。
所述研磨膏选用半精研和精研粒度的研磨膏,优选的采用粒度号W14和粒度号W7~W1两种刚玉或碳化硼研磨膏。所述研磨膏涂抹在所述研磨棒的V型槽内。
再进一步,所述螺杆手柄采用全螺杆,螺杆直径与所述研磨棒两端圆孔开孔大小配置。
所述紧固螺母采用六角头螺母,与所述螺杆手柄螺纹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采用内孔研磨方法,运用研磨棒配研磨膏对内孔进行修复。研磨内孔修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施工进程,一是研磨棒要有内孔定位功能,二是研磨要有旋转的动作。研磨棒内孔定位采用轴-孔间隙配合,实现中等间隙滑动定位。研磨棒两端设置螺杆手柄,运用人力旋转两头螺杆手柄实现研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精度修整量可控,可以按照5μm级别,层层修整;2、内孔偏心量可控,研磨偏心量可控制在10μm以内;3、内孔定位方便,操作简单,实施两端人力转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1,紧固螺母;2,螺杆手柄;3,研磨膏;4,研磨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小型内通孔精度负超差修整器,包括研磨棒4、研磨膏3、螺杆手柄2和紧固螺母1。
所述研磨棒,采用无缝钢管加工而成,钢管的外尺寸与修整内孔的实际尺寸进行匹配,其配合方式采用中等间隙配合。钢管中段3/4区域外壁表面优选设置1条螺旋线V型槽,螺旋线升角优选选取10°,螺距优选钢管直径的1/4取整,但均不局限于此。螺旋线端部设退刀槽。钢管两端分别设置1对圆通孔,通孔的轴线相互正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0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工程用搅拌皿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伸缩遮阳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