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0503.2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2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康宜华;陈文宇;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17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器 行走 钢管 外交 流漏磁 检测 系统 | ||
1.一种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爬行检测机构(1)、钢管转动机构(2)和机架(3);所述机架(3)用于承载钢管(4);
自爬行检测机构(1)包括定螺距行走机构(11)、调整机构(12)、抗摆动架(13)、条状交流漏磁阵列探头(14)、配重(15);
所述抗摆动架(13)包括直立部(131)和从直立部(131)上下端向同一侧延伸的上横向部(132)和下横向部(133);
两个定螺距行走机构(11)对置在抗摆动架(13)的上横向部(132),与其下方的钢管(4)相对;两个定螺距行走机构(11)间连接调整机构(12),通过调整机构(12)调节两个定螺距行走机构(11)的开合角度;
条状交流漏磁阵列探头(14)安装在抗摆动架(13)上横向部(132)的下侧,对准其下方的钢管(4);
钢管转动机构(2)用于驱动钢管(4)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定螺距行走机构(11)包括行走轮(111)、轮轴(112)、行走轮安装座(113)、锁紧螺母(114)、和摇臂(116);
行走轮(111)通过轮轴(112)可旋转地安装于行走轮安装座(113),行走轮安装座(113)通过锁紧螺母(114)安装在摇臂(116)上;行走轮(111)与钢管轴线间具有设定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调整机构(12)包括调节螺母(121)、可调螺杆(122)、摇臂销轴(123)和摇臂固定板(124);
可调螺杆(122)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一个调节螺母(121);各调节螺母(121)通过摇臂销轴(123)与相应的摇臂(116)一端铰接;摇臂(116)通过摇臂销轴(123)与摇臂固定板(124)铰接;摇臂固定板(124)连接在抗摆动架(13)的上横向部(132);摇臂(116)另一端连接相应的定螺距行走机构(11)。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定螺距行走机构(11)还包括定位螺栓(115);摇臂(116)和行走轮安装座(113)上各开有角度变化的多个通孔和螺纹孔;通过匹配摇臂(116)和行走轮安装座(113)上的不同孔位,通过定位螺栓(115)进行拧紧固定。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条状交流漏磁阵列探头(14)包括并列设置的两种角度的阵列探头,分别为45°和135°。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钢管转动机构(2)采用对辊轮机构,包括辊轮电机(21)、主动辊轮(22)、被动辊轮(23)、安装座(24);辊轮电机(21)、主动辊轮(22)和被动辊轮(23)安装于安装座(24)上,主动辊轮(22)和被动辊轮(23)平行设置,两者间留有间隙;辊轮电机(21)驱动主动辊轮(22)。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条状交流漏磁阵列探头(14)位于两个定螺距行走机构(11)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行走轮(111)采用包胶轮。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仪器自行走的钢管管外交流漏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行走轮(111)与钢管轴线间的角度为15度~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05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臂可收缩的铅酸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二氯硅烷的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