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D膜片3D注塑IML产品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1589.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0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威饰件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注塑 iml 产品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2D膜片3D注塑IML产品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3D形状的IML注塑的模具开发数量较多,工艺流程长,造成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定模以及与定模配合的动模,所述定模包括定模底板以及定模型芯板,所述动模包括动模底板和动模型芯板,所述定模型芯板上开设有供2D膜片嵌设的凹槽,所述定模型芯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2D膜片的定位机构。利用定位机构将2D平面膜片直接置入固定到3D注塑模具型腔内,然后,通过高热量熔融塑胶的流动将2D膜片抚平成3D形状,从而共注成3D的IML产品,达到降低模具成本、缩短工艺流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2D膜片3D注塑IML产品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参照图1,一种汽车中控面板的2D膜片,2D膜片1上开设有两个贯穿其厚度的定位孔11以及两个导向槽12。
参照图1与图2,对于3D形状的IML注塑覆膜,目前主要还是通过把2D膜片1做成3D形状的3D膜片2来与注塑模3D型腔匹配,从而共同注塑出IML产品3,其一般要通过如下多套模具、多个工艺才能实现:
一、模具需开发至少4套,即冲孔模、高压成型模、外形冲切模、注塑模具;
二、工艺流程:
印刷Printing----冲孔Precor----成型Forming----裁切Cutting----置入Insertion----注塑Molding----成品Finished Part。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模具开发数量较多,工艺流程长,造成开发周期长、成本高;高压成型这段工艺对膜片的拉伸会造成印刷字符位置的变形和不稳定,不适用于高精密型图案公差,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D膜片3D注塑IML产品的注塑模具,其具有降低模具成本、缩短工艺流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2D膜片3D注塑IML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以及与定模配合的动模,所述定模包括定模底板以及定模型芯板,所述动模包括动模底板和动模型芯板,所述定模型芯板上开设有供2D膜片嵌设的凹槽,所述定模型芯板上设置有用于定位2D膜片的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端设于凹槽中的浮动导向针,所述浮动导向针的另一端伸出凹槽且插设在2D膜片的导向槽中;所述动模型芯板上设置有与浮动导向针对应的预压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导向针设置有两个,所述预压块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设于凹槽中的浮动弹块,所述浮动弹块的厚度大于凹槽的深度,所述浮动弹块与2D膜片的定位孔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弹块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底板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定模底板的端面上四角处均设置有导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利用定位机构将2D平面膜片直接置入固定到3D注塑模具型腔内,然后,通过高热量熔融塑胶的流动将2D膜片抚平成3D形状,从而共注成3D的IML产品,降低模具成本,缩短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2D平面膜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3D膜片与IML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威饰件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麦格威饰件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1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