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2068.7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0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怡;占羿箭;朱然;徐俊;史晓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46 | 分类号: | B28B7/46;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养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所述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养护层,第一模板设有渗水窗和抽板,所述抽板覆盖所述渗水窗并与所述渗水窗活动连接;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模板连接,其中,养护层填充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上述混凝土养护装置可以在浇筑初期充分补给混凝土水分,有效促进了混凝土初期强度的形成,不仅起到了普通模板的保护、成型作用,而且还可以不断向混凝土提供水分保证水泥水化反应的完成,提高了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混凝土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自90年代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工程以来,强度越来越高、流动性越来越好的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与市政领域。然而,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弊病也逐渐显现。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通常较低,水化反应发热量高,外部环境影响下表面混凝土失水快,胶凝材料反应不完全,混凝土强度很低,容易导致脱模困难。工地脱模时混凝土表面经常会发生粘皮、蜂窝孔洞等现象,施工后期也会出现缺棱掉角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现在,新一代的水胶比更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已逐步应用于工程领域,这对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般地,在工程上,为避免混凝土拆模时表面出现粘皮、蜂窝等质量问题,通常会在模板内表面刷涂油性或半油性脱模剂。然而,脱模剂的应用虽方便了拆模,但同样污染了混凝土的表面,使得混凝土表面容易生成油砂,拆模后的混凝土极容易脱落,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拆模后混凝土容易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损伤的混凝土养护装置。
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
第一模板,设有渗水窗和抽板,所述抽板覆盖所述渗水窗并与所述渗水窗活动连接;
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模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填充有养护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渗水窗呈条状,并沿所述第一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板的形状与所述渗水窗的形状匹配并卡合于所述渗水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渗水窗连通,所述抽板经由所述开口进入或移出所述渗水窗以覆盖或露出所述渗水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渗水窗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所述渗水窗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模板连接,所述第二模板在所述连接件的作用下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模板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拉紧螺栓,所述拉紧螺栓一端与所述第一模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养护层和所述第二模板并与所述第二模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第二模板的四个顶角处均设有所述连接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养护层为湿麻袋层或吸水类高分子材料层。
上述混凝土养护装置在混凝土浇筑时,第一模板覆盖于混凝土表面,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待模板内的混凝土具有初步强度后,抽去第一模板上的抽板,露出渗水窗,使得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分可以从养护层不断得到补充,同时,也可以从侧面向渗水窗内浇水以补充养护水,保证水泥化反应的完成。这样,至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已具备足够强度,有效避免了表面损伤。因此,上述混凝土养护装置能够很好地保护混凝土的表面,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混凝土养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混凝土养护装置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2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饮料瓶装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