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贯通道对接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2103.5 | 申请日: | 201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2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辉;苏赛志;刘宗坤;侴善权;辛驰;李文涛;李艳;索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纳威奥贯通道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20 | 分类号: | B61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贯通 对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贯通道对接框机构,包括相互锁闭的结构相同的两个对接框本体,两个所述对接框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锁闭的两套锁闭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对接框本体进行结构改进,使得对接框尺寸宽度减小了41%、重量减轻了36%,有效降低了成型加工成本;且对接框本体采用拉弯工艺制程,只有一道焊接缝,相比常规八角形拼焊,极大减少了焊接工作量,同时节约了原材料与生产工艺成本;同时锁闭机构采用铰链式结构,拐角处采用弯头进行平滑过渡,锁闭时不会出现卡滞;同时在弯头连接板上设置滚轮与对接框配合,在锁闭时更加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贯通道对接框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列车车辆的生产制作能力由代加工的“中国制造”逐渐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智造”转型买很多自主生产的产品的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列车的轻量化设计是反映列车是否先进的制造水准之一;
而贯通道是轨道交通车辆车体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乘客提供两车端的安全通道,大车端距的列车多采用分体对接式贯通道,该类型的贯通道解编连挂操作方便,但该类型的贯通道重量是左右类型的贯通道中最重的一种,因此减轻对接框结构的重量是分体对接式贯通道轻量化设计的重要措施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贯通道对接框机构,通过对对接框本体进行结构改进,使得对接框尺寸宽度减小了41%、重量减轻了36%,有效降低了成型加工成本;且对接框本体采用拉弯工艺制程,只有一道焊接缝,相比常规八角形拼焊,极大减少了焊接工作量,同时节约了原材料与生产工艺成本;同时锁闭机构采用铰链式结构,拐角处采用弯头进行平滑过渡,锁闭时不会出现卡滞;同时在弯头连接板上设置滚轮与对接框配合,在锁闭时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贯通道对接框机构,包括:相互锁闭的结构相同的两个对接框本体,两个所述对接框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锁闭的两套锁闭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框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板、顶板及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的中上部同时连接有横板;
所述第一竖板底部设置有外翻板;
所述横板下方设置有型加强板;
所述外翻板与所述型加强板连接;
所述第二竖板底部还设置有外翻内锁钩板;
两套所述锁闭结构锁闭后位于两个所述对接框本体相对接时两个对接框本体上的所述第一竖板、横板、型加强板形成的空腔内。
进一步,其中一套所述锁闭结构包括顺次首尾通过弯头连接杆连接的上部锁连杆、第一中部锁连杆、下部锁连杆及第二中部锁连杆;
所述上部锁连杆一端、第一中部锁连杆及下部锁连杆一端上均设置有导向座、锁钩及定位销,所述导向座固定于所述上部锁连杆、第一中部锁连杆、下部锁连杆上,所述锁钩固定于上部锁连杆、第一中部锁连杆或下部锁连杆上并钩挂于所述导向座上,所述定位销固定于所述导向座上;
所述上部锁连杆另一端、第二中部锁连杆及下部锁连杆的另一端上均设置有锁钩套及定位销套;
所述对接框本体的安装所述中部锁连杆的位置上设置有锁盒,所述第一中部锁连杆上还设置有设置有锁把手,所述锁把手安装于所述锁盒内;
另一套锁闭结构与所述其中一套锁闭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压板。
进一步,所述锁钩套及定位销套均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上部锁连杆、第一中部锁连杆、下部锁连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纳威奥贯通道系统(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丹纳威奥贯通道系统(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2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排气结构的柴油滤清器的滤芯
- 下一篇:带排气机构的柴油滤清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