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2222.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6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杨志康;张红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卢富华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安全装置 | ||
一种车辆安全装置,设置于车身的两侧或至少设置于车身上开设有车门的一侧,包括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在车辆停车时落下,填补前、后车轮之间的车底与地面之间的空隙。通过至少在设有车门一侧的车身上设置遮挡机构,用于在车辆进站时填补至少前后车轮之间的车底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以避免跌倒的乘客卷入车底,并在车辆行驶时收起,从而避免乘客追车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时有报道,乘客在公交客车进站时,因奔跑追赶车辆不慎跌倒后卷入车轮下的事故发生,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客车也开始陆续投入使用,面对复杂的道路环境,训练数据仍不充分,对于某些诸如乘客追车跌倒的特殊场景,仍然显得不够周到,而这将限制此类车辆的应用。
因此,亟需一种车辆安全装置,以防止乘客因追车跌倒而卷入车轮的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装置,接下来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阐述。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安全装置,以防止乘客追车跌倒卷入车轮事故的发生;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安全装置,设置于车身的两侧或至少设置于车身上开设有车门的一侧,包括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在车辆停车时落下,填补前、后车轮之间的车底与地面之间的空隙。
所述遮挡机构为遮挡板,所述遮挡板通过收放机构连接在车身上。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板平行于车身而设置于车身的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板设置于车身的底部,所述遮挡板的一端连接于车身外侧的活动转轴,所述收放机构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遮挡板绕着活动转轴转动落下。
所述遮挡机构为遮挡气囊,所述遮挡气囊被充气至饱和状态时填补前、后车轮之间的车底与地面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内还设置有充放气机构、车载气路和空气压缩机,所述遮挡气囊连接于充放气机构上,在充放气机构的动作下完成充气和放气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气囊设置于车辆的侧部,在停车充气饱和后,所述遮挡气囊向外凸出车辆的一侧,填补前、后车轮之间的车底与地面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气囊设置于车辆的底部,在停车充气饱和后,所述遮挡气囊向下凸出车辆的底盘,填补前、后车轮之间的车底与地面之间的空隙。
所述遮挡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底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其底部与地面之间留有的间隙为2-5厘米。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至少在设有车门一侧的车身上设置遮挡机构,用于在车辆进站时填补至少前后车轮之间的车底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以避免跌倒的乘客卷入车底,并在车辆行驶时收起,从而避免乘客追车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车辆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的车辆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3的车辆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4的车辆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遮挡板10、遮挡气囊11、车门2、车身3。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2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初复捻一体机用初复捻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防潮的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