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2345.4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王屹杨;邱世敏;邱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克尔工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F16K11/22;C01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杨德智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发生器 管道 组合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头一,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前端推柄,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设有后端活塞,所述后端活塞嵌入在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后端活塞套在所述活塞杆的外部,所述管体的下侧面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部设有连接头二。该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通过在管体的内部设有活塞杆、前端推柄和后端活塞,并且在管体的一侧面设有连接头一,在管体的另一侧面设有连接口,在连接口的内部设有连接头二,在利用该管道组合连接件对气体流通时,利用活塞杆、前端推柄和后端活塞可控制管体内的空间,从而能够对管体内的流量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的设备装置,在自来水、污水、工业氧化及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在臭氧发生器的内部设有多个管道以便于吸入氧气和排出臭氧,管道和管道之间连接需要使用到管道组合连接件,然后现有的该臭氧发生器内部不含管道组合连接件,都是直接安装一条管道进行使用,导致不能够对管道内的流量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头一,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前端推柄,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设有后端活塞,所述后端活塞嵌入在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后端活塞套在所述活塞杆的外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前端推柄通过一体成型,所述管体的下侧面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内部设有连接头二,所述连接头二和所述连接口通过螺纹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体的内侧面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一体成型与所述连接口的内部,所述滤网的上表面和所述管体的内侧面高度持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二的内部设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嵌入在所述连接头二的内部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体的外部设有加固圈,所述加固圈套在所述管体的外部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头一和所述连接头二的外部分别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通过在管体的内部设有活塞杆、前端推柄和后端活塞,并且在管体的一侧面设有连接头一,在管体的另一侧面设有连接口,在连接口的内部设有连接头二,在利用该管道组合连接件对气体流通时,利用活塞杆、前端推柄和后端活塞可控制管体内的空间,从而能够对管体内的流量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臭氧发生器管道组合连接件的滤网和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体1、连接头一2、活塞杆3、前端推柄4、后端活塞5、连接口6、连接头二7、滤网8、电动阀门9、加固圈10、密封圈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克尔工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克尔工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2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