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2440.4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东;魏志民;常文爽;王青云;白雪;杨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64;B65G47/38;B65G65/2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新型 传送 对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包括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翻转平台和输送平台;输送平台包括顶升气缸;顶升气缸安装在框架结构的右端底部;顶升气缸顶部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相连接;升降平台的四角分别安装有一个导向柱;每个导向柱与安装在框架结构上的导向轴承组合,实现升降平台垂直运动导向;升降平台安装有横向分布的两个第一电动辊和多个从动辊;框架结构顶部中间位置间隔安装两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电动辊;翻转平台顶部面板,安装有第三电动辊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牛眼轴承;翻转平台顶部面板正下方倾斜安装有翻转气缸。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快捷地让工人能够从物料箱将物料取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工厂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是,在异形复杂工件的自动装配方面,还存在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在适当的装配工艺流程中,还需要人工参与。
在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中,常存在半自动装配的过程,即主体和配件实现自动传送,由人工完成装配动作。主要实现形式为:主体件在中间主体传送台上自动传送,工作人员分布在传送台两侧装配,装配零件供应线与主体传送台平行布局,工作人员可以实现不移动工位,通过转身动作,完成在一侧取件,而在另一侧装配的过程。
目前,装配零件常通过物料箱进行输送,物料箱能够将多种配件集中储存、运输,但是,现有的物料箱一般体积比较大、重量也大,工人需要从水平垂直放置的物料箱的顶部开口获取取物料,由于物料箱箱壁的高度较高,从而不便于工人进行物料的取出,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地让工人能够从物料箱将物料取出,减少人工成本,是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中长期改进的问题。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能够方便、快捷地让工人能够从物料箱将物料取出,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箱的新型传送对接台,包括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转平台和输送平台;
其中,输送平台包括顶升气缸;
顶升气缸安装在框架结构的右端底部;
顶升气缸顶部的输出端,与升降平台相连接;
升降平台的四角分别安装有一个导向柱;
每个导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平台;
升降平台的顶面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纵向平行布置;
两个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横向分布的两个第一电动辊;
框架结构的顶部中间位置,间隔安装有两个纵向分布的第二电动辊;
其中,第一电动辊的转动传送方向,与外部的上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上层传送带顶部放置有物料箱;
第二电动辊的转动传送方向,垂直于位于外部的上层传送带的传送方向;
翻转平台的顶部面板上,安装有纵向分布的第三电动辊以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牛眼轴承;
翻转平台的顶部面板的正下方,倾斜安装有一个翻转气缸。
其中,两个第一电动辊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流利条和从动辊;
两个第一电动辊前后平行分布;
位于后侧的第一电动辊的后侧,安装有预设多个从动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2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浮动模框压砖模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减震气囊挡板及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