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4405.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毕海涛;潘琴燕;杨坚;晁明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42;F04D29/22;F04D29/24;F01P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路锐 |
地址: | 213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水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水泵,具有蜗壳、叶轮和泵腔后盖;所述蜗壳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泵腔;所述叶轮转动设置在泵腔内;所述泵腔后盖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装配有驱动磁体,泵腔内设有与叶轮一体注塑的从动磁体,驱动磁体与从动磁体配合传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在驱动磁体与从动磁体的配合传动下与叶轮同步运转;所述叶轮包括带有中心体的叶轮前盖板;所述叶轮前盖板上沿中心体的轴线圆周分布有多个叶片;各叶片的上边缘通过口环连接在一起;所述口环与叶轮前盖板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全新设计,在有限安装空间内,大大提高了汽车水泵的扬程和水力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水泵。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的缸体里,有多条供冷却水循环的水道,与置于汽车前部的散热器(俗称水箱)通过水管相连接,构成一个大的水循环系统,在发动机的上出水口,装有一个水泵,把发动机缸体水道内的热水泵出,把冷水泵入。在水泵的旁边还有一个节温器,汽车刚发动时(冷车)时,不打开,使冷却水不经过水箱,只在发动机内循环(俗称小循环),待发动机的温度达到95度以上时,就打开,发动机内的热水被泵入水箱,汽车前行时的冷风吹过水箱,带走热量。
但是在现有汽车水泵的设计中,由于泵体进口宽度较大,而基圆过小,严重限制的叶轮直径的选择范围,且流道过度不平缓,不利于水力性能的提高。同时,还对现有汽车水泵的流场进行分析,发现其内部流场较为紊乱,漩涡较多,主要表现为叶轮流道扩散过快,导致叶片表面脱流;叶轮进口边角度与液流角不匹配,冲角过大堵塞流道形成进口回流;叶轮叶片出口安放角不合理,限制了叶片做功,导致扬程不高;蜗壳扩散段应更加平缓,减少冲击损失。其中,流道间叶片间隙回流严重。
由于,泵体大小的下肢,叶轮的大小改变不大,为了提高扬程距离和水力效率,其设计难度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扬程高,水力效率高的汽车水泵。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蜗壳、叶轮和泵腔后盖;所述蜗壳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泵腔;所述叶轮转动设置在泵腔内;所述泵腔后盖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装配有驱动磁体,泵腔内设有与叶轮一体注塑的从动磁体,驱动磁体与从动磁体配合传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在驱动磁体与从动磁体的配合传动下与叶轮同步运转;所述叶轮包括带有中心体的叶轮前盖板;所述叶轮前盖板上沿中心体的轴线圆周分布有多个叶片;各叶片的上边缘通过口环连接在一起;所述口环与叶轮前盖板同轴设置。
口环与蜗壳的进液口对应的口部延其轴线设有第一环状台阶;蜗壳的进液口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环状台阶对应配合的第二环状台阶。
第一环状台阶与第二环状台阶之间的间隙为0.15mm。
叶轮上设有5~7个叶片;叶片的进口安放角为21°~25°;叶片的出口安放角为40°~50°;叶片的包角为115°~125°;叶片的厚度为1.2~1.5mm,且进口到出口逐渐增加。
作为优选,上述叶轮上设有6个叶片;所述叶片的进口安放角为23°,出口安放角为45°,叶片的包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口环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泵腔回流造成的容积损失,从而有效提高扬程和水力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的配合,能够有效改善间隙泄漏流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扬程和水力效率。
(3)本实用新型基于口环的设计,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大量地对比研究,对叶轮的各项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该优化设计的尺寸配比,将叶轮的扬程和水力效率达到最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4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