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除尘除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4674.2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5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陆沈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弘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除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旋流式除尘除雾器,涉及气体处理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处理不完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相互连接的外挡板,所述外挡板和进气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集液板,所述集液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风管,且导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流器,所述集液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外挡板固定连接的集液管,且集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外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简单,可以满足超净排放的需求,避免二次夹带,满足超净排放对于细微颗粒物的排放指标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旋流式除尘除雾器。
背景技术
洗方目前锅炉尾部烟气湿法脱硫处理后的烟气中含湿量较大,且其中含有的细微粉尘颗粒均融合与细小的雾滴中,随着环保指标的进一步提升,要将这些细微粉尘除去即为要将这些雾滴除去,现阶段所用除雾方法一般是采用波纹板式的除雾器或者管束式除雾器,折板式除雾器由于采用惯性原理,只能对大颗粒雾滴有效,对小颗粒雾滴则几乎没有效果,在细微粉尘雾滴的超净排放的要求之下无法保证环保达标。
管束式除雾器采用旋流器对液滴进行汇聚,可以去除细微粉尘雾滴,但是其除去的细微粉尘雾滴属于暂留在管束内部,无法实时将凝聚的粉尘液滴排出,在冲洗的时候,由于气流的作用,不可避免的有二次夹带的问题,只能采取多次冲式缓解,而冲洗时又会产生更多的液滴,对细小雾滴的去除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流式除尘除雾器,解决了处理不完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旋流式除尘除雾器,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相互连接的外挡板,所述外挡板和进气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集液板,所述集液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风管,且导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流器,所述集液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外挡板固定连接的集液管,且集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外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集液板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所述集液板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外挡板采用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风管的底部采用圆台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采用圆柱形结构,所述外挡板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多个旋流器对细小粉尘液滴汇聚后去除,可以满足超净排放的需求,在去处的同时,捕捉细小粉尘液滴,并将收集排出,实现了粉尘液滴从烟气中的实时分离,避免二次夹带。
2:通过各个装置的配合,满足超净排放对于细微颗粒物的排放指标要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流式除尘除雾器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旋流式除尘除雾器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进气管、2导风管、3旋流器、4外挡板、5连接管、6出气管、7集液板、8排液管、9集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弘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弘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4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墨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固态肥连续溶注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