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仿形功能的起膜铲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6519.4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1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龙;于振华;许光明;牛云鹏;王浩宇;杨帆;许正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起膜铲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仿形功能的起膜铲组件,包括固定座、弹簧夹、上弹簧、前支臂、前弹簧座、螺栓、螺母、起膜铲、限深板、支撑管、下弹簧、后弹簧座、后支臂和弹簧卡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起膜铲组件与机架通过固定座刚性连接,改变现有起膜铲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形式,另外起膜铲依靠上、下两个压缩弹簧夹持使其保持位置固定,并且有一定的摆动幅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膜铲,具体为一种具有仿形功能的起膜铲组件,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使用地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等烃类化合物,在土壤中能够长期存在且不易分解,残留地膜对土壤的结构和作物的生长带来极大影响,被称为农田的“白色污染”。
起膜铲的作用是将残留地膜和土壤的混合物同时铲起并切断作物根茬。因此起膜铲要有一定的入土深度。目前残膜回收机上的起膜铲多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当土壤中有板结土块或石子等障碍物会导致起膜铲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变形。从而使起膜铲不能很好地与土壤表面贴合甚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仿形功能的起膜铲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仿形功能的起膜铲组件,包括固定座、前支臂、起膜铲和后支臂;所述固定座、前支臂和后支臂构成该起膜铲组件的连接支撑结构,且呈平行状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座、前支臂和后支臂之间通过铰接进行连接,所述固定座连接在前支臂的一端,所述前支臂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起膜铲,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弹簧夹,所述前支臂与弹簧夹之间安装有上弹簧,且所述前支臂与弹簧夹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上弹簧的弹簧卡抓,所述前支臂与后支臂之间通过下弹簧进行连接,所述前支臂的臂身上安装有前弹簧座,且所述前支臂与前弹簧座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后支臂上安装有后弹簧座,且所述后支臂与后弹簧座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下弹簧的两端分别卡放在前弹簧座和后弹簧座上,所述前支臂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管,且所述支撑管上焊接有限深板,所述起膜铲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分别与限深板和支撑管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起膜铲与地面水平夹角为2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弹簧的两端通过卡放在弹簧卡抓上分别与前支臂与弹簧夹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弹簧的两端通过固定在前弹簧座和后弹簧座上分别与前支臂与后支臂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支臂与弹簧夹之间通过上弹簧呈弹性连接,且前支臂与后支臂之间通过下弹簧呈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仿形功能的起膜铲组件设计合理,起膜铲组件与机架通过固定座刚性连接,改变现有起膜铲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形式,另外起膜铲依靠上、下两个压缩弹簧夹持使其保持位置固定,并且有一定的摆动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支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弹簧夹,3、上弹簧,4、前支臂,5、前弹簧座,6、螺栓,7、螺母,8、起膜铲,9、限深板,10、支撑管,11、下弹簧,12、后弹簧座,13、后支臂和14、弹簧卡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未经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6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炒菜机
- 下一篇: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水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