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杆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7214.5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司旭征;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旭征;邢岩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5/04;A4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白袖龙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杆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第一容纳袋和第二容纳袋;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为一端敞口的壳体结构,第一箱体敞口端的一个边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叠部,第二箱体敞口端的一个边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部,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相互铰接,第一折叠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容纳袋,第二折叠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容纳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杆箱取出底层物品不方便的问题。技术效果为:实现了取放物品时将箱体竖直放置即可实现,箱体内设置多个隔断,有效的实现了分类存放,无需将部分物品取出再取另一部分物品的繁杂步骤;打开箱体时,能够保持整洁,取用物品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收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杆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拉杆箱有显著的缺点,尤其是在取出物品时很不方便,主要表现在需要将拉杆箱放置由直立状态放平在地面上,拉杆箱内部的间隔较少,不能有效的进行分类存放,取用底层物品需要把上层的物品取出,然后才能取出底层物品;此外,将拉杆箱展开放置在地面上占用空间大,且拉杆箱内物品一览无余,隐私效果不好,且具有较差的美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杆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杆箱取出底层物品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拉杆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第一容纳袋和第二容纳袋;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为一端敞口的壳体结构,第一箱体敞口端的一个边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叠部,第二箱体敞口端的一个边缘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部,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相互铰接,第一折叠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容纳袋,第二折叠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容纳袋。
进一步地,还包括中间连接杆,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上连杆、第一下连杆和第一柔性层,第二折叠部包括第二上连杆、第二下连杆和第二柔性层;第一上连杆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箱体敞口端的竖直边缘上端,第一下连杆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箱体敞口端的竖直边缘下端;第一上连杆、第一下连杆和中间连接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三者围合而成的缺口内缝合有第一柔性层,多个第一容纳袋设置在第一柔性层上;第二上连杆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杆的上端铰接,第二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箱体敞口端的竖直边缘上端,第二下连杆的一端与中间连接杆的下端铰接,第二下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箱体敞口端的竖直边缘下端;第二上连杆、第二下连杆和中间连接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三者围合而成的缺口内缝合有第二柔性层,多个第二容纳袋设置在第二柔性层上。
进一步地,第一柔性层和第二柔性层均为柔性网。
进一步地,还包括万向轮,第一箱体敞口端的下侧面设置有多个万向轮,第二箱体敞口端的下侧面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腿和锁紧螺钉,中间连接杆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支撑腿,锁紧螺钉穿设在中间连接杆上;锁紧螺钉位于中间连接杆内部的一端抵接在支撑腿上时,支撑腿被限定在中间连接杆的指定位置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固定在支撑腿的下端。
进一步地,第一下连杆上设置有万向轮,第二下连杆上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接带和卡接扣,卡接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箱体的竖直侧壁上,卡接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扣,卡接扣插接卡合在第二箱体的竖直侧壁上。
进一步地,卡接带和卡接扣均为多个,多个卡接带等间隔设置在第一箱体的竖直侧壁上,多个卡接扣等间隔设置在第二箱体的竖直侧壁上,卡接带和卡接扣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袋和第二容纳袋均为重叠的多层袋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旭征;邢岩,未经司旭征;邢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7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