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削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0299.2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5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伟;王东海;万栋梁;赵飞;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戴玲 |
地址: | 412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削刀具,包括切削部分、夹持部分和钢丝螺套,切削部分包括切削头部和切削尾部,切削尾部为圆锥状,夹持部分设有圆锥内孔,切削尾部位于圆锥内孔内,且切削尾部的圆锥面与圆锥内孔内壁接触配合,切削尾部的圆锥面上设有第一螺纹状凹槽,圆锥内孔的周向面设有第二螺纹状凹槽,钢丝螺套卡设于第一螺纹状凹槽和第二螺纹状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更稳定、抵抗振动的能力更强、配合精度要求不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削加工刀具,尤其涉及一种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切削部分可以更换的切削刀具在金属加工行业中逐渐普及。该种刀具通过更换易于磨损的切削部分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针对加工的具体情况,还可以为切削部分和夹持部分分别选取合适的材料,从而优化加工效果。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切削部件与夹持部件如何连接,才能抵抗切削过程中不断的冲击,同时保证切削部件精确的定位。与此同时,连接方式还需要简单经济。
中国专利文献CN107030324公开了一种方式,将切削部件和夹持部件通过螺纹的方式连接,为保证二者精确的相对位置,切削部件和夹持部件间通过锥面相互配合,同时,精确的螺纹也辅助定位。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螺纹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才能辅助定位,而精确的螺纹加工成本较高,对于内孔螺纹尤其如此,且难以检测。
中国专利文献CN107921552提供了一种刀具方案,为保证切削部件和夹持部件间精确的定位,切削部件的尾部有两个圆锥面,分别位于切削部件尾部的两端。定位时,两端同时定位,大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和抗冲击性。切削部件和夹持部件间的连接通过螺纹连接。该方案的缺点在于:切削部件尾部的两个定位面不是一个面,对应于夹持部件与之配合的面也分别为两个面。因此在加工时,需要分别加工两个面,而且这两个面要求同轴度高,为加工带来困难,或者说提高了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更稳定、抵抗振动的能力更强、配合精度要求不高的切削刀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削刀具,包括切削部分、夹持部分和钢丝螺套,所述切削部分包括切削头部和切削尾部,所述切削尾部为圆锥状,所述夹持部分设有圆锥内孔,所述切削尾部位于圆锥内孔内,且切削尾部的圆锥面与圆锥内孔内壁接触配合,所述切削尾部的圆锥面上设有第一螺纹状凹槽,所述圆锥内孔的周向面设有第二螺纹状凹槽,所述钢丝螺套卡设于第一螺纹状凹槽和第二螺纹状凹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切削尾部与切削头部之间设有轴向限位面,所述切削尾部位于圆锥内孔内时,所述轴向限位面与夹持部分的端平面相抵。
所述第二螺纹状凹槽的螺距L2和第一螺纹状凹槽的螺距L3均大于钢丝螺套的螺距L1。
所述第二螺纹状凹槽的螺距L2与第一螺纹状凹槽的螺距L3相等。
所述钢丝螺套的螺纹牙顶与第二螺纹状凹槽的槽顶之间具有间隙L4,所述钢丝螺套的螺纹牙顶与第一螺纹状凹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L5。
所述切削尾部的轴向长度L6小于圆锥内孔的轴向长度L7。
在过切削尾部轴线的径向截面内,所述第一螺纹状凹槽的两个侧壁向外倾斜以使第一螺纹状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
在过切削尾部轴线的径向截面内,所述第二螺纹状凹槽的两个侧壁向外倾斜以使第二螺纹状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0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修边机用可拆卸修边刀
- 下一篇:一种用于户外ETC门架装配的RSU天线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