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1029.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0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曹春龙;谢玲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民佳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混合 设备 | ||
1.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混合室(2),所述混合室(2)上端设有投料口,下端设置有骨料开闭装置(7);所述混合室(2)上安装有搅拌机构(3),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水平转动安装在混合室(2)内的搅拌轴(4)、沿搅拌轴(4)轴向均匀分布的多组搅拌件(5)以及驱使搅拌轴(4)转动的动力电机(6);所述搅拌件(5)包括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沿搅拌轴(4)径向分布的连接杆(51)和固接在连接杆(51)端部的第一搅拌叶(52),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沿搅拌轴(4)径向分布的固定杆(53)和固定在固定杆(53)端部的第二搅拌叶(54),所述连接杆(51)的长度大于固定杆(53)的长度,每组搅拌件(5)的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交错分布在搅拌轴(4)的外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叶(52)和第二搅拌叶(54)均为弧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搅拌叶(52)倾斜向下固定于连接杆(51)的端部,所述第二搅拌叶(54)倾斜向下固定于固定杆(53)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搅拌轴(4)转动方向,所述第一搅拌叶(52)和第二搅拌叶(54)的壁厚从前至后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搅拌轴(4)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搅拌叶(52)和第二搅拌叶(54)的内弧面从左至右倾斜向下设置,轴向相邻的两组搅拌件(5)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1)与第一搅拌叶(52)、所述固定杆(53)与第二搅拌叶(5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55),所述加强筋(55)沿搅拌轴(4)转动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2)底部设置为下凹的弧形,于最低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骨料开闭装置(7)包括设置在混合室(2)下方的挡料板一(71)与挡料板二(72),挡料板一(71)与挡料板二(72)相互对接以遮挡所述出料口,挡料板一(71)与挡料板二(72)沿搅拌轴(4)轴向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摆臂一(73)与摆臂二(74),摆臂一(73)与摆臂二(74)的上端铰接在混合室(2)的侧壁上,其中一侧的摆臂一(73)与摆臂二(74)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摆臂一(73)与摆臂二(74)做弧形往复运动的驱动器(7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一(71)与挡料板二(72)为与混合室(2)底部形状相适配的弧形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2)与所述摆臂一(73)或摆臂二(74)相贴合的一侧开设有与摆臂一(73)或摆臂二(74)运动轨迹相同的弧形的限位槽,所述摆臂一(73)与摆臂二(74)上设置有与限位槽弧度相同且嵌合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民佳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民佳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10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制备CCM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儿童锁及可自动开关机的电池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