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VC管接头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1479.2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0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严陆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40;B29L31/2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管接头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管接头成型模具,涉及管接头模具领域,针对现有技术生产出的产品需要进行人工裁剪,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采用包括模板,模板上开设有进料口、进料槽以及成型腔,成型腔通过斜向进料孔与所述进料槽连接。斜向进料孔位于所述成型腔的一侧,该斜向进料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模板的表面形成15~45°夹角。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原来进料槽与成型腔直接在模板上表面连通的方式改成采用斜向进料孔进行连接,当挤出机构挤出产品时自动切断入料口的料柱,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接头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VC管接头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管道铺设时,都需要采用管接头进行管材的连接,常见的管接头有直接接头、三通接头、四通接头、变径接头等等。管接头需要采用模具生产,现有的模具如图1所示,模板1的中心开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0与进料系统连通,用于提供管材原料,进料口10的四周均匀分布有成型腔13,成型腔13用于形成各种形状的管接头。成型腔13与进料口10之间通过进料槽相互连通,进料槽设置在模板1的表面。完成挤压成型后的产品如图2所示,整版的管接头21均被进料槽形成的连接胶条20连接在一起,因此还需要人工将每一个管接头21裁剪出来。通常的做法是在图2中的A处用钳子或者剪刀将连接胶条20剪断,然后再逐一对剪下来的管接头21的刀口进行打磨抛光,最后才能得到一个合格的管接头,如图3所示。这样的工作非常繁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PVC管接头成型模具,包括模板,模板上开设有进料口、进料槽以及成型腔,所述成型腔通过斜向进料孔与所述进料槽连接;
所述斜向进料孔位于所述成型腔的一侧,该斜向进料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模板的表面形成15~45°夹角。
优选地,所述进料槽包括主进料槽和支进料槽,所述进料口与支进料槽之间通过主进料槽进行连接;
两个相邻的成型腔之间通过支进料槽以及两个斜向进料孔相互连通;
所述斜向进料孔贯通于成型腔的一面侧壁,斜向进料孔的顶部与所述支进料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斜向进料孔呈锥形结构,顶部小顶部大。
优选地,所述成型腔为圆柱空腔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可活动设置在模板的另一侧,其形状与模板上的成型腔相互匹配,并能够插入成型腔中将成型腔内的产品顶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原来进料槽与成型腔直接在模板上表面连通的方式改成采用斜向进料孔进行连接,当挤出机构挤出产品时自动切断入料口的料柱,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成型磨具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产品成型后的示意图;
图3是直接接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中,各个标号分别表示:
模板1、料口10、主进料槽11和支进料槽12、成型腔13、斜向进料孔14、连接胶条20、管接头2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雄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1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蔽网导通漏电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翻板闸门的底部止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