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井下融合系统及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2134.9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1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田雨聪;石自辉;朱峰;朱兴宇;郭良;王松;尹振豫;梁金秀;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龙源电气有限公司;保定龙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张放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融合 系统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井下融合系统及传感器,包括多功能融合分站、传感器、标识卡及广播终端;其中,传感器通过UWB模块与多功能融合分站的UWB模块实现UWB通讯,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上报给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传感器通过UWB模块与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的UWB模块实现传感器的定位;标识卡通过UWB模块与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的UWB定位模块实现标识卡的定位;广播终端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实现应急广播。本实用新型融合了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应急广播系统,实现了传感器的精确定位以及采集数据的无线上报,无需人员在地图上进行标绘传感器的位置,同时减少了人工移动传感器的通信线缆带来的体力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全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井下融合系统及传感器。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现有煤矿必须在井下安装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语音广播系统等各种系统。由于不同系统的设备以及接口不同,各个系统容易存在独立运行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局面,对井下融合系统的开发成了重中之重,目前现有的井下融合系统大多延用已有的安全监控系统构架,再融合其它两个系统。这种融合系统的网络拓扑中,分站到传感器之间均为RS485或CAN,分站与读卡器之间为CAN,读卡器与标识卡之间采用UWB,技术比较成熟、稳定,但是其缺点在于传感器移动时,要移动线缆,而且由于传感器中没有定位模块,无法对传感器实现精确定位,还需要在施工图中进行人工标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井下融合系统及传感器,解决井下各系统间由于设备及接口不同导致融合困难,以及传感器移动不便和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井下融合系统,包括:
多功能融合分站、传感器、标识卡及广播终端;其中,
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包括处理器及至少两个UWB模块,所述UWB模块通过时分复用进行数据通信或定位;
所述传感器包括UWB模块,所述传感器通过UWB模块与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的UWB模块通讯,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上报给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
所述传感器通过UWB模块与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的UWB模块实现传感器的定位;
所述标识卡包括UWB模块,所述标识卡通过UWB模块与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的UWB模块实现标识卡的定位;
所述广播终端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实现应急广播;
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监测数据、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标识卡的定位数据以及所述应急广播。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包括处理器及至少一个UWB模块,所述UWB模块通过时分复用进行数据通信或定位;
所述传感器通过UWB模块与所述采集器的UWB模块通讯,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上报给所述采集器;
所述传感器通过UWB模块与所述采集器的UWB模块实现传感器的定位;
所述采集器的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监测数据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标识卡的定位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器及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还包括相对应的CAN总线接口;
所述采集器与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通过CAN总线连接,所述采集器将所述监测数据及所述定位数据上报给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实现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覆盖范围的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融合分站还包括定向天线,所述定向天线用于延长通信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龙源电气有限公司;保定龙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电龙源电气有限公司;保定龙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2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开机逻辑电平锁定电路的电脑主板
- 下一篇:一种显示器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