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七氟烷合成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2345.2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3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斐;姬松涛;魏光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7C43/12;C07C4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大正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七氟烷 合成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七氟烷合成反应器,包括反应釜体,及设置于反应釜体顶部的进料螺杆和多个进液法兰;所述反应釜体上设置有电动搅拌桨;所述反应釜体顶部还设置有加热回流装置;所述反应釜体外部设置有换热夹套;所述换热夹套其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连接到调温器。本实用新型的七氟烷合成反应器,能够将七氟烷各组分进行混合反应,并提供反应合成条件,能够提高合成效率和七氟烷粗品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七氟烷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七氟烷合成反应器,属于七氟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七氟烷其化学名称为1,1,1,3,3,3-六氟-2(氟甲氧基)丙烷,是继氟烷、安氟醚和异氟醚之后较理想的吸入麻醉药,1995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具有诱导期短、恢复快、易代谢、血气分配系数低、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人体不良反应小、麻醉深度易调节及不易燃易爆等优点;因而在手术的全身麻醉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采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有技术中的七氟烷合成工艺通常是将氟化钾、氯甲醚和聚乙二醇等组份依次混合反应合成制备七氟烷粗品,并对七氟烷粗品精馏得到七氟烷成品;但七氟烷粗品合成反应过程需要进行加热,并在反应后期进行降温,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能够应用七氟烷合成的反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七氟烷合成反应器,能够将七氟烷各组分进行混合反应,并提供反应合成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七氟烷合成反应器,依次将各配料加入到反应釜体,并通过电动搅拌桨搅拌,同时,通过调温器对反应釜体进行加热至70~80℃,并持续加热多个小时后,关闭调温器进行降温至常温,接着,通过调温器直接对反应釜体进行降温,温度降至3~5℃,加热回流装置能够将加热蒸汽冷凝后,回送到反应釜体内;其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反应釜体,及设置于反应釜体顶部的进料螺杆和多个进液法兰;所述反应釜体上设置有电动搅拌桨;所述反应釜体顶部还设置有加热回流装置;所述反应釜体外部设置有换热夹套;所述换热夹套其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连接到调温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法兰连接到七氟烷配液管线。
进一步地,所述调温器包括电加热罐和电制冷罐;所述电加热罐和电制冷罐底部分别通过第一阀体连接到第一三通;所述第一三通连接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第二三通连接到换热夹套其换热入口;所述第二三通中间端通过第二阀体连接到中间储水罐;所述换热出口连接到三通阀进液端;所述三通阀两排液端分别连接到电加热罐和电制冷罐顶部,需要对反应釜体加热时,先打开电加热罐加热罐内热水,并打开其下方的第一阀体,通过循环泵将高温热水送至换热夹套,通过换热夹套对反应釜体进行加热,完成换热的热水通过三通阀回送到电加热罐顶部,三通阀切换到电加热罐通道;完成加热后,关闭循环泵,并打开第二阀体将热水回送到反应釜体下方的中间储水罐;直到无水流后,关闭第二阀体,等待其降至室温后,将三通阀切换至电制冷罐,并打开电制冷罐下方的第一阀体,循环泵重新工作;冷凝罐内的冷液对反应釜体制冷。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回流装置包括与反应釜体顶部的排气口连接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穿过水冷夹套后连接到冷凝罐;所述冷凝罐底部连接到反应釜体上的回液法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七氟烷合成反应器,能够将七氟烷各组分进行混合反应,并提供反应合成条件,能够提高合成效率和七氟烷粗品的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2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