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中转装置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4423.2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勇;石志煌;王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陆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郭金华 |
地址: | 36111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中转 装置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中转装置支架,包括外架、内架和爬梯;所述外架包括四根平行的等长度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若干固定杆将四根所述支撑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外架的内部设置若干与所述支撑杆垂直的支撑板;所述内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外架的支撑板上,所述内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和中间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可供所述螺旋中转装置的第一螺旋轴穿过的第一让位孔,所述右侧板上设有可供所述螺旋中转装置的第二螺旋轴穿过的第二让位孔,所述左侧板上设有可供所述螺旋中转装置的电机穿过的第三让位孔;所述爬梯安装在所述外架的外部的旁边并与所述外架固定连接。该支架固定牢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中转装置支架,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螺旋中转装置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螺旋轴A和第二螺旋轴B,两个螺旋轴的一端均设有呈一定夹角的第一螺旋C和第二螺旋D,所述第二螺旋轴B的另一端安装有驱动螺旋转动的电机E。在传统的作业过程中,采用钢丝绳或软布袋将螺旋中转装置进行吊挂,然后进行固定、连接、检修工作,这种作业方式导致螺旋中转装置固定不够稳定,检修不方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中转装置支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螺旋中转装置支架,包括外架、内架和爬梯;所述外架包括四根平行的等长度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若干固定杆将四根所述支撑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外架的内部设置若干与所述支撑杆垂直的支撑板;所述内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外架的支撑板上,所述内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和中间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平行,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平行,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首尾相连成一个矩形框,所述中间板与所述顶板平行并安装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中间,所述中间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左侧板上,另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侧板上,所述顶板上设有可供所述螺旋中转装置的第一螺旋轴穿过的第一让位孔,所述右侧板上设有可供所述螺旋中转装置的第二螺旋轴穿过的第二让位孔,所述左侧板上设有可供所述螺旋中转装置的电机穿过的第三让位孔;所述爬梯安装在所述外架的外部的旁边并与所述外架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2-8。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撑杆倾斜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架的底板上设有吸盘。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让位孔位于所述顶板的中间,且为圆形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让位孔位于所述右侧板的侧边,且为半圆孔;所述第三让位孔位于所述左侧板的侧边,且为半圆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架的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滑轮和锁紧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爬梯的高度小于所述外架的高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爬梯和所述外架之间的间隔为10-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螺旋中转装置支架中,所述中间板与所述顶板平行并安装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中间,所述爬梯安装在所述外架的外部的旁边并与所述外架固定连接,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从所述爬梯爬到所需的高度,将所述螺旋中转装置的第一螺旋轴从所述第一让位孔穿过,将第二螺旋轴从所述第二让位孔中穿过,将所述电机从所述第三让位孔中穿过,固定牢固稳定,操作人员可以从爬梯上走到外架上对所述螺旋中转装置进行安装、固定、维修等工作,十分方便,避免传统作业中需要钢丝绳或软布袋吊挂不稳定的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陆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陆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4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袋装物资的叉车起吊架
- 下一篇:一种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