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5768.X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6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宏;韩冰;神芳伟;王钰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15;H01M10/6571;H01M10/6561;H01M10/6556;H01M10/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电池组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箱、电池箱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开设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控制装置和出风口控制装置;进风口控制装置与出风口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伸缩板、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定位轴和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齿轮轴的另一端开设有与齿轮轴同轴的柱形空间,定位轴一端插设于柱形空间中,定位轴的另一端与伸缩板固定连接,定位轴与柱形空间间隙配合,齿条固定在电池箱壁上,步进电机通过齿轮和定位轴带动伸缩板展开或折叠,以关闭或打开进风口或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改善动力电池组的温度问题,使动力电池的寿命和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模组的散热大多采用冷却液散热:冷却管道曲折布置在电池间,冷却液在管道内部流动,带走电池产生的热量。相比自然冷却和风冷,冷却液散热的结构会更为复杂,末端散热能力不佳,成本高。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车体重量对于车辆续航影响较大,水冷技术由于冷却液和相关部件的增加无疑会增加电池包的总体重量,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劣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结构简单、质量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包括:
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加热丝、导热层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进风口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板、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第一定位轴和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齿轮轴同轴的柱形空间,所述第一定位轴一端插设于所述柱形空间中,所述第一定位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轴与所述柱形空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在所述电池箱壁上,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定位轴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板展开或折叠,以关闭或打开所述进风口;
出风口控制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板、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第二定位轴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齿轮轴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齿轮轴同轴的柱形空间,所述第二定位轴一端插设于所述柱形空间中,所述第二定位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轴与所述柱形空间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所述电池箱壁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通过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定位轴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板展开或折叠,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出风口;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箱内的温度;
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信号采集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相对应;
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信号采集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相对应;
所述控制器在第一信号采集端口接收到高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正转,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板和所述第二伸缩板折叠;所述控制器在第二信号采集端口接收到高电平时,控制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反转,同时,向所述加热丝通电。
可选的,所述电池模组具有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与风道交错布置;由电池箱体的中间位置到两侧,所述风道的宽度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电池模组位于出风口和进风口处的外部形状为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5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炉系统
- 下一篇:高炉煤气脱硫及再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