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检修用检修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6291.7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2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梁琰哲;计宏深;张志敏;李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5/18 | 分类号: | E06C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03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检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检修用检修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电力检修用检修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一端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内部固定铰接有检修梯,底板顶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箱,调节箱内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调节箱内底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该电力检修用检修梯,通过设置螺杆、夹持块、弧形槽和滑动槽,有效的避免了工人在检修梯上进行检修作业时,底板移动,从而导致工作人员跌落,对工人造成伤害的情况,通过设置电机、转轴、螺纹轴、螺纹块、联动杆、连接杆、铰接块、移动块和移动槽,对工人在检修梯上的攀爬高度进行调节,提升了检修梯的实用性,便于工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检修用检修梯。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目前在对电力线路进行检修时,通常需要利用检修梯登高的方式进行检修,传统的检修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滑动,从而导致工作人员跌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检修用检修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力检修用检修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一端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内部固定铰接有检修梯,底板顶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箱,调节箱内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调节箱内底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轴,调节箱的内部设有螺纹块,螺纹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面固定铰接有铰接块,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夹持块,两个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弧形槽,底板的一侧面开设有滑动槽。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底板顶面远离调节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设置滚轮和把手,便于工人对底板进行移动,从而提升底板的移动性。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调节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内部固定镶嵌有轴承,转轴的外表面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分隔板,提升转轴旋转时的稳定性,并对螺纹块进行限位。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联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调节箱的顶面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联动杆进行升降移动时,使卡块在卡槽的内部滑动,从而提升联动杆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槽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导向杆,使移动块在导向杆上滑动,从而提升移动块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螺纹轴与螺纹块相适配,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铰接块的顶面与检修梯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蓄电池,对电机进行供电,提升检修梯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夹持块与滑动槽相适配,两个弧形槽相互靠近一侧面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齿牙,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通过设置转把,便于使用者对螺杆进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6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立体蜂巢游乐设备
- 下一篇:可充分利用热量的多功能组合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