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化立式多工位扩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6755.4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9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卢云龙;黄海军;贾建军;王建宏;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源塑业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04 | 分类号: | B29C57/04;B29C35/08;B21D41/02;B21D37/16;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徐文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端口 自动化 立式 多工位扩口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化立式多工位扩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架、管材夹持加热臂、扩口模头夹持座和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立式的结构保证了管材在竖直状态加热扩口的时候不会产生偏心的情况,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阶梯轴式的管材端部容纳孔,能够针对不同直径的管材进行扩孔,使用范围更广,通用性更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化立式多工位扩口系统。
背景技术
聚乙烯塑钢管材是一种新型无压排水管材,它是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中密度聚乙烯(MDPE)塑料与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例如 Q195)为原料,通过连续挤出方式加工成复合带材后,再经过缠绕、塑料焊接加工而成的一种结构壁排水管道。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通流量大、寿命长(50 年)等优点,可替代高能耗材质(水泥、铸铁、陶瓷等)制作的管材,属环保型绿色产品。
管材在进行扩口时通过高频加热的扩口模头实现对管材端部的加热,一般的管材扩口采用卧式的结构方式,导致同时进行扩口的数量较低,效率低下,另外由于扩口模头采用水平衔接的方式,端口容易产偏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化立式多工位扩口系统,能够解决一般的卧式管材端口扩口容易导致扩口偏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化立式多工位扩口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支撑立架、管材夹持加热臂、扩口模头夹持座和升降装置;
所述支撑立架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具有一对且互相平行分别垂直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底座上等间距水平设置有若干个管材定位孔;所述立柱上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导轨;
所述管材夹持加热臂设置在支撑立架的旁侧,管材夹持加热臂由支撑立架的侧边伸入至管材定位孔上方,所述管材夹持加热臂上设置有管材端部容纳孔,且该管材端部容纳孔从管材端部容纳孔的底端面向管材端部容纳孔的顶端面孔径逐渐减小呈阶梯轴状,所述管材夹持加热臂上设置有高频加热器;
所述扩口模头夹持座通过滑块连接在立柱的导轨上,扩口模头夹持座设置在管材夹持加热臂的上方,所述扩口模头夹持座上与支撑立架的底座上的管材定位孔对应设置有若干扩口模头;所述扩口模头在高频加热器的加热下撑开管材的端部进行扩口;
所述升降装置为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副结构,电机设置在立柱的外侧,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相连,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扩口模头夹持座与立柱的导轨相连的滑块向立柱外侧延伸,且该滑块上设置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孔;扩口模头夹持座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丝杆螺母副在竖直反向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立式的结构保证了管材在竖直状态加热扩口的时候不会产生偏心的情况,且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阶梯轴式的管材端部容纳孔,能够针对不同直径的管材进行扩孔,使用范围更广,通用性更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化立式多工位扩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管材端口自动化立式多工位扩口系统,包括支撑立架1、管材夹持加热臂2、扩口模头夹持座3和升降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源塑业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开源塑业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67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力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地下水变位的地基处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