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兼容多种通信方式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7776.8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2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凯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D21/02;G08C1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学芝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多种 通信 方式 气体 检测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兼容多种通信方式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检测箱体,检测箱体的左侧板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右侧板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检测箱体内设置有气体检测腔、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进气管道连接第一进气口和气体检测腔,出气管道连接第一出气口和气体检测腔,腔室设置有气体探测器件和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箱体的前侧板设置有触摸屏、报警器、RS485通信接口、RS232通信接口、USB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和RJ45接口,检测箱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以及锂电池。该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具有多种通信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极大地提升了通信灵活性,扩大了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应用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兼容多种通信方式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体检测装置通常是一个独立的设备,无法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即便能够实现通信,也只有一种通信方式,通信灵活性较差,进而严重影响气体检测装置的应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兼容多种通信方式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气体检测装置的通信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可兼容多种通信方式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兼容多种通信方式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检测箱体的左侧板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检测箱体的右侧板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气体检测腔、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气体检测腔包括第二进气口、腔室和第二出气口,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出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气泵和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气泵;
所述腔室设置有气体探测器件和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检测箱体的前侧板设置有触摸屏、报警器、RS485通信接口、RS232通信接口、USB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和RJ45接口,所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锂电池,所述第一气泵、第一电磁阀、第二气泵、第二电磁阀、气体探测器件、温湿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硬盘、触摸屏、报警器、RS485通信接口、RS232通信接口、USB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和RJ45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检测箱体的上侧板安装有提手,所述检测箱体的下侧板安装有行走轮。
可选地,所述气体探测器件包括氨气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检测箱体内还设置有碰撞传感器,所述碰撞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检测箱体的前侧板设置RS485通信接口、RS232通信接口、USB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和RJ45接口,设置多种通信接口,而且,检测箱体内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因此,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具有多种通信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通信需求,极大地提升了通信灵活性,扩大了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应用场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进行远程通信连接,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提升通信可靠性;气体检测腔设置在检测箱体内,气体检测腔与检测箱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而且,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导通和关断实现气体探测,能够降低外界环境对于气体探测的影响,提升气体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上均设置有气泵,能够加快气体检测腔内的气体流通速度,提升气体探测效率;气体检测腔设置有气体探测器件和温湿度传感器,除了能够进行气体探测之外,还可以进行温湿度检测,提升检测的全面性;触摸屏不但能够实现数据显示的功能,还可以实现气体探测开始和结束的控制,提升控制可靠性;存储硬盘能够存储数据信息,便于后期追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凯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凯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7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持续供油润滑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工电子点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