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7866.7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1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韦树杰;穆晓红;张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工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刘媛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武术 训练 腰部 锻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涉及武术领域,包括底座和鞍台,所述鞍台上端呈弧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端设置有滑杆,所述鞍台设置在所述滑杆上方,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圆台,所述滑杆上还套设有弹簧二,还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侧面设置有柱凸,所述柱凸上连接有弹绳,所述弹绳具有弹性且其下端连接有托片。设置有弹绳和托片,可以在下腰时起辅助作用,同时可以防止受伤,设置有脚套和手板,辅助用户锻炼时站的更加稳定,防止受伤,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呈弧形且其和人的肩膀的形状对应,可以対下腰的用户的肩膀起支撑防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武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止戈为武,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修习武术,可以使人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
练习武术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腰部的锻炼是重中之重,因为锻炼腰部的柔韧性往往需要注意循序渐进同时需要人辅助,以防止受伤,现有的腰部锻炼装置仅能提供鞍台用于锻炼,锻炼过程中起不到辅助作用,对于防止受伤的防护也不到位,因此,现提供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和鞍台,所述鞍台上端呈弧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端设置有滑杆,所述鞍台设置在所述滑杆上方,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圆台,所述滑杆上还套设有弹簧二,还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侧面设置有柱凸,所述柱凸上连接有弹绳,所述弹绳具有弹性且其下端连接有托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鞍台上端设置有若干辊柱,所述辊柱外侧设置有塑性软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手板,所述手板上表面为粗糙的塑性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手板所在的一端还设置有脚套,所述脚套为一个弧形的壳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绳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抓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螺杆柱,所述螺杆柱上设置有螺纹,且其上套设有套环,所述螺杆柱上端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设置在所述螺杆柱上端的空腔内且两者滑动套接,所述套杆上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和所述套环之间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圆盘上方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呈弧形且其和人的肩膀的形状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弹绳和托片,可以在下腰时起辅助作用,同时可以防止受伤,设置有脚套和手板,辅助用户锻炼时站的更加稳定,防止受伤,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呈弧形且其和人的肩膀的形状对应,可以対下腰的用户的肩膀起支撑防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前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武术训练用腰部锻炼装置中鞍台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弹绳、3-托片、4-支座、5-手板、6-螺杆柱、7-套环、8-弹簧一、9-套杆、10-升降机构、11-滑杆、12-圆台、13-弹簧二、14-鞍台、15-辊柱、16-脚套、17-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工商学院,未经山西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7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果树施肥的肥料溶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症监护室护理用的流食喂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