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8847.6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亮;周东颜;杨广彬;季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格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调节 限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包括第一竖筒,所述第一竖筒的底部开设有锯齿,所述第一竖筒的上方设有两个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相互对齐,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细杆,所述细杆的内部上方螺纹连接有螺钉。该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通过第一竖筒、半圆板、螺钉、细杆、凸杆和开口之间的配合,使得该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在使用时,实现了克氏针偏离目标位置时不需要对其重新进行定位,通过该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即可完成位置调整,操作方便,在定位之后,第一竖筒可以作为手术通道使用,方便医生进行取样,并且减少了重新定位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手术时间,有益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
背景技术
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在椎间盘脱出的情况下,为了使工作通道安全到达脊柱腔,需要使用环锯切除小关节远端增生的骨质和部分上关节突起的部分以扩大椎间孔,使脊柱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到达脊柱腔,使用手术器械摘除疝出的髓核组织,达到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手术前通常使用克氏针限定位置,透视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克氏针位置不满意,需要取出克氏针重新透视定位,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工作量较大,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克氏针位置不满意,需要取出克氏针重新透视定位,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包括第一竖筒,所述第一竖筒的外壁下方螺纹连接有第二竖筒,所述第二竖筒的底部开设有锯齿,所述第一竖筒的上方设有两个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相互对齐,所述半圆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半圆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细杆,所述细杆的底部与第一竖筒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细杆的内壁上方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外壁套接于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螺钉和半圆板相抵紧,所述半圆板的底部固接有凸杆,所述第一竖筒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凹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凹槽关于细杆呈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半圆板的外壁与第一竖筒的外壁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半径与第一通孔的半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筒和第二竖筒的外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通过第一竖筒、半圆板、螺钉、细杆、凸杆和凹槽之间的配合,使得该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在使用时,实现了克氏针偏离目标位置时不需要对其重新进行定位,通过该新型可调节限位环锯即可完成位置调整,操作方便,通过凸杆、弹簧和螺钉之间的配合,便于对半圆板和第一竖筒进行定位和固定,使用更为便捷,在定位之后,第一竖筒可以作为手术通道使用,方便医生进行取样,并且减少了重新定位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手术时间,有益于病人的术后恢复,因此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展开图;
图3为图1中细杆、弹簧和螺钉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竖筒,2、半圆板,3、第二通孔,4、细杆,5、弹簧,6、螺钉,7、凹槽,8、凸杆,9、第一通孔,10、开口,11、锯齿,12、第二竖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格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格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8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花鸡专用的繁育舍
- 下一篇:一种骨伤科脊柱整复正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