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防踏空限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9193.9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3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张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磊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3/30;B66B11/02;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踏空 限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梯防踏空限制装置,包括电梯井,所述电梯井的内部安装有电梯本体,且电梯井的一侧安装有电梯门,所述电梯本体的内部连接有照明灯,其电梯本体的顶端安装与气体过滤机构,且电梯本体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折叠机构,所述电梯井的内部安装有防踏空机构。本实用新型中,当电梯门开启时,带动着一侧的第一齿纹杆、齿轮移动,使其第二齿纹杆移动,第二齿纹杆可以使其承载板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滑动,通过承载板,将其电梯井的底端封住,防止电梯门自动打开,造成踏空坠落的危险,且当电梯本体未升降到指定位置,其电梯本体会卡住承载板,使其电梯门无法打开,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梯防踏空限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中,近年来,随着电梯的大量应用,电梯的安全问题也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电梯故障、以及由电梯故障带来的安全问题屡见报端,也常常存在安全隐患,例如轿厢停靠时,突然上升或下降造成人员踏空,出现伤亡问题。
现有的电梯防踏空限制装置,在其加工的过程中,若电梯在电梯为停靠时打开,容易造成人员踏空坠落发生,且当残疾人士或弱小群体使用电梯时,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梯防踏空限制装置,若电梯在电梯为停靠时打开,容易造成人员踏空坠落发生的缺点,而提出的电梯防踏空限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梯防踏空限制装置,包括电梯井,所述电梯井的内部安装有电梯本体,且电梯井的一侧安装有电梯门,所述电梯本体的内部连接有照明灯,其电梯本体的顶端安装与气体过滤机构,且电梯本体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折叠机构,所述电梯井的内部安装有防踏空机构,所述防踏空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支撑横板,且支撑横板与电梯井的内壁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齿合连接有第一齿纹杆,且第一齿纹杆与电梯门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另一侧齿合连接有第二齿纹杆,且第二齿纹杆的底端焊接连接有承载板所述电梯井的内壁两侧分别嵌合连接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承载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梯井与电梯本体为活动连接,且电梯本体与照明灯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承载板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承载板的顶端与电梯门的底端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齿纹杆通过齿轮与第一齿纹杆之间构成传动结构,且第二齿纹杆与承载板的纵轴线呈成平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体过滤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一风管,且第一风管与电梯本体的顶端之间为嵌合连接,所述第一风管的内部嵌合连接有电动扇,且第一风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箱,所述集气箱的内部连接有碳纤维过滤网,且集气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风管与电梯本体的顶端之间为贯穿连接,且第二风管与集气箱之间为嵌合连接,且集气箱与碳纤维过滤网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折叠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座凳,其座凳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扭簧,且扭簧与支撑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座凳的底端连接有两个C型槽,其C型槽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且第三转动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磊,未经李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9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CT扫描仪的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