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栓弹力检测电路、以及血栓弹力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9681.X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5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华平;陈楚新;杨光凡;黄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林伟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栓 弹力 检测 电路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栓弹力检测电路、以及血栓弹力检测仪,其中血栓弹力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测光接收模块、控制中心模块、检测光发射模块,以及供电模块;所述检测光发射模块,在控制中心模块的控制下对插在试剂杯中的悬垂丝发射检测光束;所述检测光接收模块,接收透过悬垂丝发来的检测光束探测悬垂丝偏转角,并将偏转角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中心模块;所述控制中心模块,连接所述检测光发射模块和检测光接收模块,将所述角度信号转换为血栓弹力参数;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电式检测的方式,实现对血液的血凝性的测量,它结构相对简单,因为是非接触的检测方式,减少了机械磨损,保证系统的寿命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对血液进行血凝性测量的血栓弹力检测电路、以及使用该电路的血栓弹力检测仪。
背景技术
血栓分析仪在对血液进行血凝性测量的方法中,现行使用的检测方法是旋转磁动式的检测方法。是对高精度的信号,采用磁动式的检测方式,对电路和结构的设计要求都很高。现有检测系统如图1所述,结构较为复杂,调试和稳定性不容易得到保证。
因此业界亟需一种更加简单稳定的对血液进行血凝性测量的血栓弹力检测电路、以及血栓弹力检测仪。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血栓弹力检测电路、以及血栓弹力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血栓弹力检测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测光接收模块、控制中心模块、检测光发射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模块,在控制中心模块的控制下对插在试剂杯中的悬垂丝发射检测光束;所述检测光接收模块,接收透过悬垂丝发来的检测光束探测悬垂丝偏转角,并将偏转角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中心模块;所述控制中心模块,连接所述检测光发射模块和检测光接收模块,将所述角度信号转换为血栓弹力参数;所述供电模块,用以向各模块供电。
所述控制中心模块还连接通讯模块,可通过通讯模块接收上位机控制指令、并向上位机发送所述血栓弹力参数。
所述控制中心模块还连接一个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上位机发来的上位机控制指令。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第三转换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将外部12伏直流电转换成6.1伏直流电、并向第二转换模块供电;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将所述6.1伏直流电转换成5伏直流电、并向第三转换模块供电;所述第三转换模块将所述5伏直流电转换成3.3伏直流电、并向控制中心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供电。
所述检测光发射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稳压保护模块U2、第二三极管Q2,其中12伏直流电连接第一电感L1和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六电容C26和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稳压保护模块U2的控制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LED的正极端,LED的负极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十八电容C28和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连接一端所述控制中心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两端连接所述稳压保护模块U2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二十电容C20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容C26另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96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机械设计用绘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修复用防护型护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