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持浆料流动性的浆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0141.9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涛;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曼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23/02;D06B23/04;D06B15/09;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浆料 流动性 浆纱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持浆料流动性的浆纱机,包括加热箱、第二浸染箱、第一浸染箱和集液箱,加热箱的正下方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浸染箱、第一浸染箱和集液箱,且加热箱、第二浸染箱、第一浸染箱和集液箱之间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加热箱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喷头,集液箱的底部中心位置连通连接有输液管,同时输液管的另一端与喷头连通连接,输液管上串联有循环泵,循环泵固定安装在集液箱的外表面上,第一浸染箱的一侧外表面上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纱线上浆的饱和度更高,上浆质量和纱线品质更好,且该装置可以始终保持浆液的流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纱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持浆料流动性的浆纱机。
背景技术
纤维纺成纱线后,强度较低、毛羽较多,不能满足织造的要求,为了提高纱线的强度,在纱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浆纱机来对纱线进行上浆处理以提高纱线的性能,目前,现有的浆纱机在上浆过程中采用一次性浸染上浆,但是面对吸收性较差的纱线,这样的上浆方式存在纱线上浆饱和度较低,上浆质量和纱线品质较低的不足,此外,现有的浆纱机中浆液的存放处于固定状态,缺少流动性,长时间的固定状态浆液会出现沉淀,从而影响浸染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浆料流动性的浆纱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浆纱机的上浆方式存在纱线上浆饱和度较低,上浆质量和纱线品质较低的不足和现有的浆纱机中浆液的流动性差,长时间使用中浆液会出现沉淀,从而影响浸染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持浆料流动性的浆纱机,包括加热箱、第二浸染箱、第一浸染箱和集液箱,所述加热箱的正下方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浸染箱、第一浸染箱和集液箱,且加热箱、第二浸染箱、第一浸染箱和集液箱之间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集液箱的底部中心位置连通连接有输液管,同时输液管的另一端与喷头连通连接,所述输液管上串联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集液箱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浸染箱的一侧外表面上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通过传导线与循环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浸染箱的内部中心线位置设置有第一压辊,同时第一压辊两侧的第一浸染箱底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一浸染箱两侧的上方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辊筒。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辊的内部固定套合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浸染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导向辊筒的内部固定套合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浸染箱的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浸染箱的内部中心线位置设置有第二压辊,同时第二压辊两侧的第二浸染箱底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出液孔,所述第二浸染箱两侧的上方对称设置有第二导向辊筒。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辊的内部固定套合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浸染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向辊筒的内部固定套合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浸染箱的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浸染箱一侧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喷风板,所述加热箱一侧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喷风板,所述第一喷风板和第二喷风板分别位于第二压辊的两侧,所述第一喷风板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加热箱连通连接,所述第二喷风板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加热箱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喷风板上方设置有第三导向辊筒,所述第三导向辊筒的内部固定套合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浸染箱的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曼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曼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0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