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1623.6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7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白彦臻;孟凡飞;李西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德鑫泰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4;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王雷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注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叠加,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挤出板,所述中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加料腔,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内部设置有镶件。该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将材料放入加料腔中,并将导热油通入导热油流通管中,对材料进行热熔,之后上模具带动挤出板对中模具上加料腔进行挤压,使得热熔的材料通过注塑口进入成型腔内,当注塑完成后,向冷却水管中导入水流,进行冷却,之后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相互分离,如此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热熔转注模压是压缩模塑的简称,又称压塑,塑料或橡胶胶料在闭合模腔内借助加热、加压而成型为制品的塑料加工,一般是将粉状、粒状、团粒状、片状,甚至先作成和制品相似形状的料坯,放在加热的模具的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使其成型并固化或硫化,再经脱模得制品,该法特别适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加工。
但目前的模压过程中,空气被裹附在材料内部,导致在加工的过程中,材料和空气一起进入模具,空气很容易被困在模具里面,使得产品产生气泡或气孔,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叠加;
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挤出板,所述中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加料腔,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内部设置有镶件,所述中模具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镶件上方的镶槽,所述中模具的内设置有注塑口,且注塑口位于加料腔的底部。
所述中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
优选的,所述中模具内设置有导热油流通管。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冷却水管。
优选的,所述中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
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由排气管、连通管、凹槽和透气钢材组成,所述凹槽设置多个且分布在中模具的底部,所述透气钢材镶嵌在凹槽内,所述排气管设置在中模具内,且排气管的两端延伸至中模具的外侧,所述凹槽与排气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将材料放入加料腔中,并将导热油通入导热油流通管中,对材料进行热熔,之后上模具带动挤出板对中模具上加料腔进行挤压,使得热熔的材料通过注塑口进入成型腔内,当注塑完成后,向冷却水管中导入水流,进行冷却,之后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相互分离,如此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
在注塑过程中,成型腔进入材料,而其内的空气通过透气钢材,从连通管进入排气管中,最后排出模具外,如此进行排气,且透气钢材内部孔径微小,使得热熔的材料难以通过,如此不会使得材料导入排气组件中,从而避免空气困在模具难以排出,导致产品产生气泡或气孔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具;2、中模具;3、下模具;4、挤出板;5、加料腔;6、成型腔;7、镶件;8、注塑口;9、导热油流通管;10、冷却水管;11、排气组件;111、排气管;112、连通管;113、凹槽;114、透气钢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德鑫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德鑫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1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粪便施肥机多功能喷头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走式粪污清理机装卸提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