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4192.9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寿晓玲;朱利月;周蓉芳;杨奕;王奇男;徐早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A61B5/0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周祥玉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报警 功能 指夹式血氧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夹体和转动连接在下夹体上的上夹体,上夹体设有上夹槽,下夹体设有下夹槽,上夹槽和下夹槽处于相对位置,转动上夹体可使上夹槽和下夹槽相连通,下夹体内还设有内置有光源的光孔,光孔一端贯通下夹槽的底面,上夹体上设有光接收器,上夹体与下夹体相贴合时,光接收器位于光孔的正上方,下夹体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下夹体内电池的电池盖板,还包括设置在下夹槽内用于发出信号提醒使用者的报警机构。本实用新型在下夹体的下夹槽内设有用于发出信号提醒使用者的报警机构,可在心率、血氧偏离预设范围时向运动中的使用者发出警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
背景技术
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物氧化过程,实时监测人体组织中氧的代谢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经皮血氧监测是一种持续性的无创性监测动脉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方式。临床应用分为两大类:①作为动脉血红蛋白/氧饱和的监测和预警。②作为治疗干预的最终评定。由于该仪器是通过检测搏动血流来测定血氧,所以它们又可以进行心率监测,其数据结果可作为临床观察的指标。
常见的指夹式血氧仪通常被使用于运动时需要心率、血氧监护的人员,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通常没有可设置提醒或报警的功能,而该功能往往是此类人群最需要的。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指夹式血氧仪[申请号:201320484911.7],该实用新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电路板、显示屏以及通过枢轴连接的两个壳体,所述的两个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形成手指容置腔,所述的两个壳体其中之一的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朝另一壳体方向伸出并遮盖该壳体两侧的部分或者全部面积,以遮挡环境光线进入所述手指容置腔。
该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减少环境光的干扰,而且测量时上下壳体不易发生错位,提高了测量精度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包括下夹体和转动连接在下夹体上的上夹体,所述上夹体靠近下夹体一侧表面设有上夹槽,所述下夹体靠近上夹体一侧表面设有下夹槽,上夹槽和下夹槽处于相对位置,转动上夹体可使上夹槽和下夹槽相连通,所述下夹体内还设有内置有光源的光孔,所述光孔一端贯通下夹槽的底面,所述上夹体上设有光接收器,所述上夹体与下夹体相贴合时,光接收器位于光孔的正上方,所述下夹体一侧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下夹体内电池的电池盖板,还包括设置在下夹槽内用于发出信号提醒使用者的报警机构。
在上述的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中,所述报警机构包括与下夹槽上表面相齐平的振动片。
在上述的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中,所述报警机构包括与下夹槽上表面相齐平的电极板。
在上述的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中,还包括用于使上夹体和下夹体保持夹合状态的夹合固定机构。
在上述的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中,所述夹合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夹体上的卡合杆,所述下夹体上表面具有向内凹陷的卡合槽,转动上夹体可使卡合杆延伸至卡合槽内,所述卡合杆远离上夹体的一端连接有弹性片,还包括与卡合槽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卡合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滑动卡合杆可使弹性片压设在限位槽的侧壁上。
在上述的具有报警功能的指夹式血氧仪中,所述限位槽远离卡合槽的一端贯通下夹体侧壁,顶块位于限位槽内且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滑动顶块可使顶块压设在弹性片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院,未经浙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4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