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土地基预压排水固结场地周边建/构筑物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4786.X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8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录野;林群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盛洲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预压 排水 固结 场地 周边 构筑物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软土地基预压排水固结场地周边建/构筑物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是在真空预压区与要防护的建、构筑物之间分别设置柔性桩和刚性桩,通过柔性桩隔断处理区域与周边水力联系,刚性桩控制土压力变化引起的侧向力,以此来防护排水固结期间不均匀沉降或渗流引起的建、构筑物拉裂破坏。上述柔性桩设置在靠近处理区域一侧,刚性桩设置在受保护建、构筑物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结构具有施工操作简单,可有效防护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阻断周边土体内水的渗流,预防渗透力引起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土地基领域,更具体地,属于软土地基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地基时对周边建、构筑物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对场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建、构筑物有较大影响,常常因不均匀沉降导致其拉裂破坏或失稳。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主要由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地基处理过程中场地内外侧存在水力梯度,形成渗流,产生不均匀沉降,例如导致地下管线拉裂破坏等;另一方面是地基处理过程中土体被压缩,处理区内外土压力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形成的土压力差导致建、构筑物失稳。
目前对于周边建、构筑物的防护措施还未有成熟可靠的工程方法和设计依据。传统方式一般采用灌注桩、预制桩等做为支挡结构,兼做截水帷幕,或采用深厚的重力式水泥土墙作为支挡结构。防护措施过于保守,工程造价高且施工工程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对周边建、构筑物的防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是:
在排水固结法处理区域与需保护的建、构筑物之间设置有柔性桩,柔性桩侧设置有刚性桩。
上述柔性桩可以有效隔断处理区与外侧的水力联系,对于真空预压法可兼做竖向密封系统使用。
上述刚性桩起到挡土作用,防止场地外侧建、构筑物失稳。
刚性桩紧邻软基处理边界,柔性桩距刚性桩距离刚性桩距离宜为单根竖向排水体的有效处理范围。
上述的刚性桩采用不搭接形式,桩间距宜为0.9×(1.5D+0.5)米,其中D为刚性桩直径,且D宜为0.7米至1米。打设深度宜为3b+d米,其中b为建、构筑物基础宽度b大于3 米时取3米,基础埋深d大于6米时取6米。
上述柔性桩需采用搭接形式,桩身不透水,打设深度需穿透透水层进入不透水层以下 0.5米以上,且深度不应小于竖向排水体深度。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保护周边建、构筑物,节省工程造价,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桩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实施例1桩的A-A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2桩的平面布置图。
图4为实施例2桩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土地基真空预压法场地周边环境保护结构,软土地基真空预压区域1与周边建筑物4之间设有柔性桩2,柔性桩2的旁侧设有永久性刚性桩3。
上述柔性桩2可以为黏土搅拌桩,刚性桩3采用永久性桩,如水泥搅拌桩、素混凝土桩或CFG桩等。
真空预压区域1内存在透水、透气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盛洲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盛洲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47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磁力取暖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扶梯中部的急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