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4856.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6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卢高锋;韩镕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尚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26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微波 变频 电源 外壳 | ||
1.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包括盖体(1)和底壳(2),其特征在于:盖体(1)设有导风口(1-1)、导线槽(1-3)、导线挂钩(1-4)、开口卡槽(1-5)和压合叶,所述导风口(1-1)为微波变频电源的热风输入端口,导线槽(1-3)用于放置导线,导线挂钩(1-4)用于钩挂导线;底壳(2)设有支撑叶(2-1)、凸台(2-2)、支撑柱(2-3)、支撑筋(2-4)、限位筋(2-5)、高压隔离筋(2-6)、支撑脚(2-7)和扣位(2-11),所述底壳的凸台(2-2)与盖体的开口卡槽(1-5)吻合卡接、形成卡接式连接结构,使盖体(1)的压合叶与底壳的支撑叶(2-1)吻合对接;盖体(1)和底壳(2)通过卡接式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并在内腔形成导风道(1-2),支撑柱(2-3)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支撑、以在变频电源板(3)与底壳(2)之间形成间隙风道,支撑筋(2-4)有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底壳(2)的内侧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的边缘支撑,形成侧壁间隙风道;扣位(2-11)位于支撑筋(2-4)的上方并呈梯形状、用于卡扣变频电源板(3),限位筋(2-5)设置在底壳(2)的内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限位,高压隔离筋(2-6)有二块、设置在底壳的一侧,用于分隔变频电源板(3)的高压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底壳(2)的支撑叶(2-1)包括第一支撑叶和第二支撑叶,底壳(2)的支撑柱(2-3)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底壳(2)的支撑脚(2-7)有四个包括第一至第四支撑脚;盖体(1)具有第一压合叶(1-6)和第二压合叶(1-7),该第一压合叶(1-6)和第二压合叶(1-7)分别紧贴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盖体的第一压合筋(1-11)、第二压合筋(1-12)与第一压合叶(1-6)配合,把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嵌入卡紧;盖体第三压合筋(1-13)和第四压合筋(1-14)与第二压合叶(1-7)配合,把底壳的第二支撑叶(2-1)嵌入卡紧;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外壁设有第一定位柱,用于装配盖体(1)时定位盖体第一压合叶(1-6)所用,底壳(2)的第二支撑叶(2-1)的外壁设有第二定位柱,用于装配盖体(1)时定位盖体的第二压合叶(1-7);盖体第一压合叶(1-6)长度小于第一支撑叶(2-1),盖体第二压合叶(1-7)长度小于第二支撑叶(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底壳(2)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位于底壳(2)的对角位上并且含有螺丝孔,高度大于或等于5mm,形成对变频电源板(3)的隔空支撑结构,当变频电源板(3)放置于底壳(2)上时,螺丝通过变频电源板(3)上第一螺丝孔打进第一支撑柱(2-3)和通过第二螺丝孔打进第二支撑柱(2-3);第三支撑柱(2-3)支撑于变频电源板(3)的高压无铜箔位置,具有圆角结构以避免应力压裂印刷板;底壳的支撑筋(2-4)包括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底壳的扣位(2-11)包括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第一扣位位于第一支撑筋上方并设有加强筋,第二扣位位于第二支撑筋上方并设有加强筋,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直角梯形状,并其正下方有开槽,当变频电源板(3)从上方放到底壳(2)时,变频电源板(3)滑过梯形斜边,扣位(2-11)受力变形使变频电源板(3)到达安装位置,由扣位(2-11)与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将变频电源板(3)卡住;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位于底壳的对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底壳(2)的限位筋(2-5),其作用是在变频电源板(3)与第二支撑叶之间隔出间隙,以避免在受外力挤压时将变频电源板(3)挤坏;第三支撑筋与第二支撑柱上各设有与限位筋(2-5)宽度相同的筋位;限位筋(2-5)的宽度为1-10mm、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柱高度;底壳(2)上具有二个高压隔离筋,当变频电源板(3)装进外壳后,所述高压隔离筋各穿过变频电源板高压槽的一个高压槽,将第一高压二极管与第二高压二极管的两个引脚隔开,以避免蟑螂横跨引脚导致短路打火;二个高压隔离筋的高度各为1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尚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尚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48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孔透气枪弹分离男士功能内裤
- 下一篇:电磁阀取件机构及燃气阀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