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生水加热器出水温度稳定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5978.2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2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熊蒙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生水 加热器 出水 温度 稳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生水加热器出水温度稳定的装置,包括生水加热器和超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储热单元,储热单元与生水加热器连通,且储热单元与超滤装置连通,储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储热水箱,储热水箱上连接有第一调节单元、第二调节单元和第三调节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储热水箱进行缓冲,在超滤装置进行反洗时,超滤装置进水母管的水流量减小,但生水加热器保持原流量运行,反洗期间超滤进水温度恒定,保证了超滤反渗透装置的高效运行,同时多余的热水存储在储热水箱中,可通过调节单元排出;另外,在生水加热器停运时,通过储热水箱进行缓冲,即使生水加热器进汽阀关闭迟滞,也不会造成超滤进水温度过高,从而避免烫坏超滤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温控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控制生水加热器出水温度稳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锅炉补给水大多经过超滤反渗透处理,以减轻后续除盐设备的负担。由于超滤反渗透装置的工作效率受进水温度影响较大,尤其在冬季,水温仅有5℃左右,导致水的黏度增大,超滤反渗透膜的水通量减少,产水量降低,难以满足锅炉补给水需求,因此一般会使用生水加热系统对进水进行加热。
由于超滤装置在运行中,每隔30~60分钟需要进行反洗,单套超滤装置进水中断,生水加热器通流水量减小,或为零,为保证生水加热器出水温度恒定,进汽阀应关闭,待反洗结束后,水流量增加,再开启汽阀。但由于加热蒸汽压力大、温度高,进汽阀动作滞后,并且很难完全关死,使得生水加热器出水温度过高,超滤反洗结束后,进水温度过高烫坏超滤膜。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有更换可靠的电动调节阀,调整温控调节逻辑或将生水加热器的位置改到超滤装置后、反渗透装置前,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更换更可靠的电动阀,不一定能保证在长期运行中,每一次都能及时准确的进行开度调节或者在需要时完全切断进汽,一旦漏汽即可能损坏设备。更改生水加热器位置需对设备经行较大的改动,并且不仅仅是反渗透设备对进水温度有要求,超滤装置的运行效率同样受到水温影响,更改生水加热器位置不能实现制水效率的最大化。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生水加热器出水温度稳定的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控制生水加热器出水温度稳定的装置,包括生水加热器和超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储热单元,所述储热单元的进水管与所述生水加热器的出水管连通,且该储热单元的出水管与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储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上连接有第一调节单元、第二调节单元和第三调节单元,所述储热水箱的进水管与所述生水加热器的出水管连通,且该储热水箱的出水管与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单元包括液位传感器和化学水池,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热水箱内,所述化学水池的进水管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出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出水管连通的输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水池的进水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储热水箱的出水管连通的排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储热水箱的上部的溢流阀以及与所述储热水箱底部连接的底排阀,所述溢流阀的出水管与底排阀的出水管末端均连接有第一盛水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储热水箱的进水管与所述生水加热器的出水管之间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旁路排水管,所述旁路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及流量调节阀,且该旁路排水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二盛水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储热水箱的出水管通过三通分别与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管和所述化学水池的进水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5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