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锻炉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6629.2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1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柏见荣;于承振;樊红梅;高圣瑞;高法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丘市鑫达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炉上料装置,属于锻造上料技术领域,包括支架、主推进机构和副推进机构,主推进机构包括放料板与第一液压缸,放料板与支架滑移连接,放料板靠近锻炉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辊轮,且第一辊轮设置在放料板的下表面上,第一液压缸的轴心垂直于锻炉的炉门,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放料板连接,副推进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与推料组件,第二液压缸的轴心平行与放料板,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与放料板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料组件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减小给锻炉上料时炉膛所受的摩擦力,进而延长了炉膛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锻炉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 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锻造金属坯料时,首先需要将金属坯料放置在锻炉中加热,使金属坯料变得更容易被加工。
参照图4,目前,给锻炉上料的上料装置通常包括支架2、固定在支架2上表面的放料板32与固定在放料板32上的第二液压缸41,第二液压缸41的缸体与放料板32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41的活塞杆靠近锻炉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料板5。当需要向锻炉1内上料时,先将需要加热的原料放置在放料板32上,打开炉门12后通过第二液压缸41的驱动,带动推料板5将原料推入加热炉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原料是被第二液压缸和推料板推入锻炉的,如果毛坯料为方形,那么毛坯料的底面便会与炉膛产生摩擦,而由于炉膛的温度非常高,频繁的摩擦会降低炉膛的寿命,导致锻炉需要经常更换炉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上料时能减小炉膛磨损程度的锻炉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锻炉上料装置,包括支架、主推进机构和副推进机构,主推进机构包括放料板与第一液压缸,放料板沿支架的长度方向与支架滑移连接,放料板靠近锻炉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辊轮,且第一辊轮设置在放料板的下表面上,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方向垂直于锻炉的炉门,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放料板连接,副推进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与推料组件,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放料板,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与放料板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料组件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向锻炉内上料时,打开锻炉的炉门,第一液压缸先将放料板推入锻炉的炉膛内,第一辊轮与炉膛的下表面抵接,使第一辊轮沿炉膛的底面滚动,进而降低放料板与炉膛的摩擦力,当所有的原料都已进入炉膛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回,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同速度伸出,将原料推入到炉膛内;在此过程中,原料只与放料板产生相对滑动,原料离开放料板后便直接掉落在锻炉的炉膛内,原料不需要再移动,而放料板与炉膛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炉膛磨损的速率,延长了炉膛的寿命。
进一步的,主推进机构还包括连杆,连杆沿垂直于第一液压缸轴心的方向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与放料板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锻炉在给原料加热的时候会产生炉灰,炉灰会积攒在炉膛的下表面上,此时将放料板伸入炉膛内,第一辊轮在碾压到炉灰后,连杆沿垂直于第一液压缸轴心的方向与第一液压缸发生滑移,进而使第一辊轮与炉膛的下表面保持贴合并滚动,减小了第一辊轮与炉膛之间的摩擦力,保护了炉膛,提高了炉膛的寿命。
进一步的,支架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辊轮,第二辊轮对称设置在第一液压缸的两侧,放料板与第二辊轮滚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丘市鑫达锻造有限公司,未经章丘市鑫达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6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