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机用空间布置交叉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6778.9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8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姜丽娟;索文旭;吕向平;王云龙;张智;马德宇;王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工业***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空间 布置 交叉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动机用空间布置交叉连接结构,其主体结构由第一层连接线、第二层连接线、第一分流线、第二分流线、第一延长接头、第二延长接头、支撑块、调整垫片、底部垫块、层间垫块、绑扎绳组成,通过线圈端部接线方式特点,连接不同规格连接线,连接线在空间上形成层次分明的交叉连接结构。延长接头与线圈端部连接并将线圈接头引至不同层,分流线与连接线焊接,并将已连接形成三相线路线圈的各相引出。本实用新型交叉连接结构通过支撑块及底部垫块、层间垫块,将连接线固定在条式线圈端部。通过在定子径向、轴向空间上分层布置连接线,从而实现了条式线圈端部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用空间布置交叉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机中,定子线圈的作用是进行电磁能量转换,是电机中的核心部件。定子线圈嵌在铁芯中的直线段是进行电磁转换的有效部分,而在铁芯外部的线圈端部的作用是连接铁芯段线圈形成闭合回路,以及连接各极相组线圈形成三相绕组。线圈端部的增加不但增加了用铜量,占用更多空间且在电机运行时会增加端部漏磁,并增加定子铜耗。然而端部尺寸越小,定子下线及端部接线都越困难。因此,在电机设计时,在保证下线及接线的前提下,希望端部尺寸越短越好。
大型电机中,随着电机功率的要求增加,电流也会相应增加,为控制电密,定子线圈每匝的截面积也要求增大,这样的线圈成型困难,且为降低下线难度,增加槽满率,因此多采用条形模压线棒。这样,在线圈端部接线时,端部连接线也要求截面尺寸足够大,端部接线也越困难。传统的条形定子线棒端部接线方式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线圈端部渐伸线外径位置用定子引线进行线圈引线的连接;二是在线圈渐伸线径向方向用铜环等进行线圈引线的连接。采用这两种方法连接线圈后,由于空间利用率较低,会导致定子径向或轴向尺寸显著增加,同时用铜量的增加也会引起线圈端部铜耗及漏磁增大,降低电机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用于电动机条式线圈端部连接的电动机用空间布置交叉连接结构,使线圈端部空间更加紧凑、稳定可靠,装配方便高效,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机用空间布置交叉连接结构,由第一层连接线(1)、第二层连接线(2)、第一分流线(3)、第二分流线(4)、第一延长接头(5)、第二延长接头(6)、支撑块(7)、调整垫片(8)、底部垫块(9)、层间垫块(10)、绑扎绳(11)组成,第一层连接线 (1)将第一延长接头(5)连接起来,第二层连接线(2)将第二延长接头(6)连接起来,第一分流线(3)一端与第一层连接线(1) 焊接,第一分流线(3)另一端作为引出线端子,第二分流线(4) 一端与第二层连接线(2)焊接,第二分流线(4)另一端作为引出线端子,支撑块(7)、底部垫块(9)及层间垫块(10)上开有小孔,通过支撑块(7)上的小孔采用绑扎绳(11)将第一层连接线(1) 和第二层连接线(2)固定在线圈端部(12),通过底部垫块(9)上的小孔用绑扎绳(11)将第一层连接线(1)固定于线圈端部(12),通过层间垫块(10)上的小孔用绑扎绳(11)固定第一层连接线(1) 和第二层连接线(2),调整垫片(8)与层间垫块(10)配合调整第一层连接线(1)和第二层连接线(2)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结构可根据线圈端部空间要求将线圈端部连接结构在电机轴向方向分二层布置,通过在第一层空间上布置不同规格的第一层连接线(1),在第二层空间上布置不同规格的第二层连接线 (2),形成一种结构紧凑的交叉连接式整体。支撑块(7)、底部垫块(9)及层间垫块(10)上均开有小孔,安装时,通过小孔用绑扎绳(11)将支撑块(7)和底部垫块(9)固定于线圈端部(12),然后再通过小孔用绑扎绳(11)将第一层连接线(1)和第二层连接线 (2)固定于支撑块(7)、底部垫块(9)及层间垫块(10)上,从而保证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结构上的分层交叉连接方式减少了端部连接线的用铜量,降低了端部铜耗,同时,层间均匀的间隙提高了端部的散热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6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